2023年农经管理工作调研优秀成果㊺ | 浅析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信息来源: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产业办 时间:2024-07-16 15:50:56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杨陵区揉谷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例,分析了揉谷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指出了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措施。

一、镇域内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全镇总面积5.4万亩,人口4万余人,2013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示范镇,2019年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评为葡萄特色产业小镇,2020年我镇重点镇排名第13位,2020年成功申报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科技示范镇。2021年成功申报中央、省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万余元,目前揉谷镇形成了以发展小麦、玉米、洋葱、红薯等为主的良种繁育,以葡萄、火龙果、圣女果等为主的设施果蔬,以蝴蝶兰、造型树为主的花卉苗木三大类主导产业。原耕地面积37691亩,已征收13043亩,现有耕地24648亩(其中基本农田12087亩,一般农用地12561亩),设施农业8132亩。现代农业中葡萄3024亩,精品苗木花卉8282亩,良种繁育3413亩,高端蔬菜示范田1873亩,猕猴桃1379亩,油菜496亩,金银花300亩,无花果320亩,樱桃315亩,火龙果165亩。全镇大部分村均有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项目及规划,并稳步推进,其中田西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新集的葡萄基地改造提升项目、权家寨、秦丰、太子藏三村联合发展的金银花项目,规模较大、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参与度较高。

田西村以乡村建设规划、食用菌菌种培育、红薯育苗、设施农业等五大产业为抓手,走出了一条“集体主导、企业赋能、政府推动”的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新集村持续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唱响“杨陵葡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成功举办第十届新集葡萄采摘节。依托五联一抓优势,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进种植技术,不断改良葡萄品种和提升葡萄品质,目前种植葡萄3000余亩,品种达20余种,日采摘销售量在10万余斤,收入40余万元。权家寨村、秦丰村、太子藏村三村合资发展的金银花项目从2020年至今,已实现连续三年分红25万多元。今年采收金银花(干花)3700公斤,销售额47.32万元,发放用工工资38.2万元,季节性用工300余人,长期就业5人,采花期用工人数达1000余人,实现周边群众家门口就近就业。陵湾村蝴蝶兰项目以新品种育苗繁育和成品苗销售为主,2022年春节前销售11万株成品苗,年销售230余万元,二期项目也已启动建设。姜嫄村的集体经济产业园已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瓜果飘香,其中绿化苗木、造型树已开始销售,干杂果采穗圃已全部正式挂果并开始提供优质良种接穗;2023年新建设的太秋甜柿基地完成51亩建设任务,建成3万平方米大棚2座、栽植苗木4300株,并初步挂果。田东村产业联合体项目采取“国企+私企+村集体”的合作模式,种植6个大棚的西甜瓜,2023年销售产量达4万斤,销售额达16余万元。

二、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总体发展水平低,缺乏人才支撑。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根据调研发现现实情况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少,设备差,农村要发展,产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就离不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从总体上看,农技队伍人员不少,但从事农技推广和农业研究的人员太少,有的地方还没有,这样农民缺乏指导,农民只管种,不懂管,收入肯定不好。

(二)集体经济发展不充分,缺乏内生动力。

虽然揉谷镇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村发展劲头大、起步快,但是也应看到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例如大部分村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存在前期负债较大、后期收益较少、集体经济的发展未能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集体经济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都让集体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充满挑战。同时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起步阶段众多艰辛,因此大多数由村干部发起、筹资和管理,但村上事务繁多,集体经济的管理又需要专人负责,导致集体经济的发展缺少持续的人力管理投入,综上导致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进展缓慢,发展不充分。

(三)三产融合发展缓慢,缺乏技术支撑。

总体来看全镇三产融合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不高、产业集群少。大部分村三次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相对成熟,产业链多止于二次融合,三次产业融合的企业大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次产业融合的带动主体强弱不均、带动力不等。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农产品市场、品牌农业等常规促融主体带动力较强,而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文化产业两大新兴主体规模小、数量少、促融能力较弱。

(四)小农经济不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缺乏有效保障。 小农经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分散种植不利于指导和管理,只有通过小农户进一步的整合,形成新的合作集体,或者农业大户才能发挥现代农业的作用,才能够规模化经营,集中指导、集中管理、科学种植。统分结合、规模化种植是当前现代化的经营模式。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和措施

(一)坚持结构优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看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把靠得住、重实干、能发展的人才选配到村班子中来,着力优化村班子队伍结构,使堡垒更坚强、带头人更过硬。同时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合社负责人、退役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着力把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能人选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队伍,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人才保障。用好用活有头脑、有眼光在外务工的返乡创业人员,用他们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影响和带领群众致富。

(二)坚持实事求是,保障集体经济产业发展

一是对于已经建成投产的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要做好后续跟踪和服务,积极对接各项目主体,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项目在市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加强管理运营,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项目具有持续的自我造血功能;二是对于一些新上报的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要严格把关程序,做好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听取群众代表意见,对于市场前景不好,可行性不高的项目不予批准;对于经过分析研判,可行性高的项目,要及时对接区国土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园区办等部门,做好项目用地审批备案等政策性保障工作,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社区)计划,分析项目效益,通过科学探讨和深入研究,最终敲定项目用地、项目类别、项目定位等相关事宜。三是对于资金、资源都相对匮乏的村(社区),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深度挖掘资源,采取村企共建方式,吸引工商资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完善的企业、村集体和农民三者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民的多赢。

(三)坚持特色发展,多措并举发展产业

一是加快专业合作社新品种的提升与改良,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典型示范、规范化管理等措施,鼓励农户实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优秀示范合作社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帮助普通农户完成农产品的更新换代;二是通过产业项目资金引导,以申报“揉谷镇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镇”“科技示范镇”等省部级项目为依托,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优先考虑集体经济项目,扩大产业化规模;三是农产品深加工,依托我镇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加快对葡萄、火龙果、无花果、红薯等农产品从种养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物利用无害化,增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四是品牌化包装,支持企业、合作社推广标准化生产,注册农产品品牌,特别是做好新集葡萄、田西“田薯叔”、三鼎富金银花、青皮她园火龙果、菲格无花果等品牌的宣传,使其成为揉谷镇乃至杨凌的一张张金字招牌。

(四)坚持政策保障,强力做好各项政策引导和扶持

严格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做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农机具、退耕还林等各方面补贴政策,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为补充的“三保三救”社会保障制度,辖区内镇村的临时性用工要及时兑付工资,确保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稳步提升,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总之,揉谷镇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的整合和优化以及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 罗金艳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