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安康市石泉县以三级抓办、五项举措、四种机制为抓手,紧盯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等问题,抓重点、攻难点、补弱点,打出了一套集体经济合同清理的组合拳,拧紧了集体经济安全阀,为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三级抓办,打牢监管基础
健全县镇村三级抓办、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高效推进。一是县级抓统筹,推动工作开展。把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作为开展“三个年”活动和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专题部署,专班推进,确保合同清理规范工作有序推进。二是镇级抓推进,促进承上启下。各镇统筹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力量,成立统筹谋划、具体包抓、任务落实三个镇级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有序开展。三是村级抓落实,清理做精做细。充分运用镇村工作一体化制度优势,任务分解到村、干部派驻到村、领导跟进到村,做到决策同商、落实同抓、责任同担,发挥镇村干部主力作用,促工作落实、促任务落实、促整改落实,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二、五项举措,务求清理实效
聚焦合同清理工作重点,推出五项务实举措,打好合同清收组合拳。一是强化部署安排。制定印发《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晰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夯实工作责任。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县委、县政府利用横幅标语、微信公众号、发放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及时发布公告,公开监督方式,壮大声势、扩大影响。建立专项行动工作群,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人员,开展线上与线下答疑解惑,组织培训10场次,累计培训人员500余人次。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要求,采取比对资产台账,查资产经营合同;比对土地确权台账,查资源性发包流转合同;比对建设用地图斑,查集体建设用地出租合同;比对银农直连资金,查集体三资合同;比对三资台账、林地、土地图斑,梳理资产资源现状,清查口头合同的“五比对、五核查”方法,走访村组长、老干部、老党员,摸排全县11个镇150个村清理收集合同6443份,村均清理合同42.95份。四是强化审查整改。建立集中办公联审机制,重点审查合同效力、合同主体、合同标的等八项内容,建立问题合同清理台账和问题合同整改台账,审查与整改同步,全县已审查合同1453份,其中问题合同865份,实现整改销号762份。五是强化督查指导。成立了11个联镇督导组,聚焦动员部署、合同清收、审查反馈、整改纠错4个阶段,驻点监督、下访座谈,深挖细查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倒逼工作落实。
三、四种机制,强化支持保障
聚焦日常监管和长效监督,建立完善四种机制,确保合同清理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一是建立专班联席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报告、联合督导、工作通报、信访处置等制度,对合同清理实行“周汇报、月调度”,确保清理规范工作周周有统计,月月有进度。二是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印发《石泉县农村(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资金使用及管理办法》,完善县镇村“银农直联”三级网络体系,强化集体经济资金使用监管。三是建立公示监督机制。建立公开公示制度,做到“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开。同时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建立抓点示范机制。县级专班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安排业务骨干深入镇村一线,全过程参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及时研判、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建立合同清理档案资料,树立合同清理工作标杆。
(根据安康市石泉县农村经营工作站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