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余来成正在自家的香菇大棚里忙活着
商洛市商南县地处秦巴腹地,受地理环境所限,目前仍有一万一千多户贫困户。发展无产业、致富无门路,过去这些贫困户要想脱贫十分困难。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年多来,他们却能够借来产业,相继脱贫。
在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49岁的贫困户余来成正在自家的香菇大棚里忙活着。
余来成:"每天跑两趟,早上太阳出来8点左右,一直忙到下午,晚上有时候也要过来摘香菇。"
老余说,虽然自己种香菇已经十几年了,但由于规模小,再加上两个孩子还在上大学,日子一直紧紧巴巴。为了帮助和余来成一样的贫困户尽快脱贫,商南县探索和推广出"借菌还菇"的帮扶措施,贫困户可以向生产香菇的龙头企业申请,企业将做好的菌袋按低于市场的价格借给贫困户,等香菇长成之后,再由企业负责收购,企业扣除菌袋的成本后,会将其余的钱退还给贫困户。一借一还的过程,贫困户们省了本钱、赚了利润,而企业也省去了人工成本,实现双赢。老余去年向企业借了八千个菌袋,今年他就能净收入两万多元。
余来成:"这个划算,我们自己种的那100袋里面最多成活百分之九十,90袋是最好的(情况),还有70、80的。买的这个都是好的,这个全部发芽了,就是成品袋了,那就风险小了。"
商南县海鑫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东海介绍,一个菌袋的市场价4块钱左右,企业按照3块钱的成本价借给贫困户,当地政府还给贫困户每个菌袋补助5毛钱,最终贫困户只要2块5毛钱就能拿到菌袋,比市场价节省了近40%。目前,已经有300多户贫困户,向他们公司借了大约二百多万袋菌袋,先后有527人通过"借菌还菇"成功脱贫。
雷东海:"香菇的周期比较长,得一年时间,在这个生产的过程中即使没有脱贫攻坚,也是需要农户参与的,他是一个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一个产业。"
记者采访企业负责人雷东海
目前,商南县正进一步扩大借还产业的种类和范围,发展"借鸡还蛋"、"借苗还果"、"借鹿还茸"、"借蜂还蜜"、"借苗还鱼"等模式,参与的企业也从4家发展到20多家,为当地的脱贫工作注入了动力。
商南县县长崔华锋:"通过借还模式,老百姓不仅仅是挣到了钱,而且学到了技术,也联系到了市场,找到了销售渠道,学会了经营的方式和方法。让老百姓真正的从产业发展的观念、理念上强起来,这是解决脱贫攻坚的既治本又治标的一个关键方法。在今年退出的贫困户里面,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通过借还模式脱贫的。"
记者采访商南县县长崔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