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由多种镰孢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小麦土传病害。近年,该病害在我国黄淮冬麦区普遍发生,而且呈现不断加重和蔓延趋势。目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技术是“一拌一喷”,具体为“种子处理和春季返青期药剂精准喷雾”。当前种植的小麦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田间表现中抗以上的品种非常少,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药剂是生产上防控小麦茎基腐病方便有效的措施。
一、“一拌一喷”技术
1、种子包衣或拌种
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杀菌剂或其复配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2、春季苗期喷雾防治
返青至起身期,病株率达到5%的田块,可以采用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茎基部喷雾防治。提倡三唑类杀菌剂与氰烯菌酯等具有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混用。施药时最好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用水量应不低于40 L/666.7m2,重点喷施小麦茎基部。
二、配套防控技术
防治小麦茎基腐病采用“一拌一喷”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小麦生产实际,种植抗(耐)病品种,采用土壤深翻、合理轮作、科学施肥、适当晚播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技术。
1. 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对小麦茎基腐病菌具有较好抗(耐)性的丰产小麦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
2. 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重病田宜种植油菜并与豆类、蔬菜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
(2)秸秆处理和土壤深翻:重病田不宜进行秸秆还田。必须还田时,收获时留茬高度不高于10 cm,并将秸秆充分粉碎。播种前土壤进行25cm以上的深翻,每隔2年深翻1次。
(3)科学施肥:应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锌肥。
(4)适期晚播:在适播期内尽量晚播,能够有效减少秋苗期侵染。每晚播2~3天,播种量增加500g/666.7m2。
(5)合理灌水:在小麦生长中后期遇到干旱和土壤墒情较差时及时浇水,可减轻病害。
三、注意事项
务必按照药剂的推荐使用剂量使用,不能随意减少或增加农药的使用量。春季喷雾施药时最好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用水量应不低于40 L/666.7m2,重点喷施小麦茎基部。不建议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