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业系统“最美农业人”之九:蒲正斌
信息来源:陕西省农业厅 时间:2015-12-09 09:46:11

 


深山里“炼”出大专家

----记安康市农科所镇坪高山试验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蒲正斌

不到安康市农科所镇坪马铃薯高山试验站,就不会了解蒲正斌这31年坚守的分量和意义。

离安康城区130公里,距镇坪县城60公里。哪怕是最近的集镇,也在15公里开外。建于1974年,位于大巴山深处的高山站,不仅远离城市和繁华,也远离人群和生活。这个只有3名工作人员和2名家属的地方,就是蒲正斌日常生活的全部。

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过了整整31年。

从临时工到负责人

蒲正斌本是四川达州人,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来到高山站。那是1984年,他还只有20岁。巴山深处的莽莽大山和原始森林,以及与世隔绝的气息,让蒲正斌感到绝望。他想回家继续当农民,却因为站里老专家的苦苦挽留,最终成了一名临时工。

几个月之后,蒲正斌才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相处久了,他开始崇拜起身边这些做学问的人,盼望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跟他们一样,成为一名马铃薯研究领域的专家。为了尽快熟悉工作,蒲正斌把站上所有的资料和书籍都当成宝贝,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不懂的地方就跟老专家们请教。

试验田成了蒲正斌最好的战场,他跟土地变得形影不离。年复一年,几十个轮回,他的试验田里,都是各种各样的马铃薯品种;几百平方米的仓库里,堆满了贴着标签的马铃薯;厚厚的笔记本里,全部都是关于马铃薯的记录;为数有限的几位朋友,也都是和马铃薯打交道的人。蒲正斌的日常言谈,也离不开“洋芋”二字。

不到两年,蒲正斌就掌握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规律,弄懂了它的种植技术,学会了杂交育种的所有程序和方法,成了高山站一名得力的临时工。

高山站方圆数里没有人烟,只有一条蜿蜒的公路通往山脚下。没到过高山站的人,想象不到这里的荒凉与艰苦。1500米的海拔,每年10月份就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年五六月份才缓过神来。除了面对马铃薯,就只能天天对着仅有的三四个人,有时甚至一连几个月见不到一个外人。除了到市农科所开会或出差,蒲正斌从来没有离开过高山站。

尽管只是一名临时工的身份,蒲正斌却舍得为了马铃薯拼尽全力。1989年8月,紫阳县来试验站调“安薯56号”原种。车子到站时已是晚上8点,而第二天必须把种子发给农户。为了不耽误农户领种,蒲正斌和另外三个临时工一起,装袋、过秤、上车。等到6吨种子装上车,已经是凌晨2点多。当时天下起了大雨,道路又泥泞不堪,为了保证运种车的安全,蒲正斌和一名临时工拿着工具,坐在车顶护送运种车下山。驶出才一公里,由于路窄地滑,车身又重,右边的路基被压垮了。坐在车顶的蒲正斌,感到大事不好,迅速从车顶跳到左边的山坡上。运种车瞬间翻下了5米深的河沟,四脚朝天。

蒲正斌说,这样的事不少,慢慢都习惯了。走进镇坪高山站,几间简陋的农舍,墙壁上挂着锄头、铲子、镰刀等农具。分布在10多个山头、山沟和山坡上,30多块大小不一、规格多样、或陡或缓的耕地,全部都是马铃薯。每块马铃薯地里,都有不少像16K纸一样大小的标志牌,和数不清的棋子一样大小的悬挂于小木棍上的标签。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打印机、几十份信笺记录本,和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见证着蒲正斌走过的历程。

“临时”了12年之后的1996年,蒲正斌因为工作出色,终于成了一名有正式身份的市农科所职工。2000年,老站长退休,已经锻炼得融会贯通的蒲正斌,被所里委以重任,挑起了高山站马铃薯育种的担子。

高山站传奇

在市农科所乃至全省、全国的马铃薯育种界,高山站都是一个神奇的传说。

实验站建成15年,仍旧不通电不通路,写封信要步行15公里到镇上去投。站上需要的物品和田间收获的几十万斤马铃薯,全部要靠肩挑背扛运到站上。直到2012年,经过所领导的积极争取,镇坪县政府才帮忙修通了一条1.5公里的水泥路,架起了移动基站。所里又为站上购置了一辆三轮摩托车,结束了40多年纯靠人力的历史。高山站的土坯茅草房,破落得比山里的贫困户还不如,蒲正斌老是担心安全问题。2008年,所里千方百计筹资建起了200平方米的小楼和5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平房,彻底解决了安全隐患。

偶尔有领导来视察,看到高山站的环境唏嘘不已。曾有领导表示:“这样的环境,能坚守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出成绩,确实是太难得。”

就是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却让蒲正斌硬生生地打造成了一部传奇。

1989年,蒲正斌参加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安薯56号”通过国家审定,成为陕西第一个国审马铃薯新品种,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捧着烫金的荣誉证书,蒲正斌心里很安慰。更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他用亲手育成的这个新品种,让长期以来危害马铃薯的晚疫病遇到了克星,也让山里农民获得了丰收,填饱了肚子,还赚了钱。

就是这位从普通农民,从临时工成长起来的马铃薯专家,在这个远离人烟的地方,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1年,陕西第二个国审马铃薯品种,秦芋30号从这里诞生。

2007年,陕西第三个国审马铃薯品种,秦芋31号从这里诞生。2011年,陕西第四个国审马铃薯品种,秦芋32号从这里诞生。迄今为止,陕西自主选育的4个马铃薯新品种,全部来自巴山深处的高山站,来自蒲正斌的心血和汗水。远在150公里外的安康市农科所,也因此成为国内马铃薯育种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而蒲正斌本人,在高山站成为传奇的同时,自己也成了传奇的一部分。他不仅成了陕西最知名的马铃薯育种专家,甚至在国内也赫赫有名。他参与的马铃薯新品种安薯56号、秦芋30号、秦芋31号的选育与推广,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12年,他参加的“秦巴山区马铃薯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获得省农技推广一等奖,主持的“马铃薯新品种秦芋32号选育与推广”获安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安康市最美基层农技员”。

坚守是一种责任

有的育种专家,终其一生可能都一无所获。只有高中文化的蒲正斌,却育出了数个国家新品种。蒲正斌说,有运气在里面,但他相信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自己有责任心,能守得住。

不管是临时工,还是站长,蒲正斌都把“责任”看得重于一切,也是因为责任,才支撑着他走过了这31年。

来高山站这么多年,蒲正斌一心扑在马铃薯上,很少回四川老家。父母在世的最后20多年,他只回去过两次。2007年父亲病危的时候,正赶上站里马铃薯杂交的关键时期,蒲正斌没有办法扔下这些马铃薯。等他完成试验任务赶回家,老人已经带着对儿子的牵挂离开了人世。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成了蒲正斌一辈子的痛。

尽管事后每次提起这件事蒲正斌都会红了眼眶,但他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干了这个工作,就得认真负责,不然一年白忙活了。蒲正斌不怕辛苦,不怕付出,但面对自己寒酸的的家,他无法不愧疚。一家五口人,爱人没有工作,就靠他每月两三千元的微薄工资,维系着三个孩子上学和各种其他开支。为了守住这些马铃薯,孩子们都只能在附近的农村学校读书。除小女儿上了个大专外,其他两个高中毕业就出门打工去了。

房子是蒲正斌的一块心病。忙了几十年,一直住在高山站,他连个自己的窝都没有。2012年,安康统一建设限价房,蒲正斌无法拿出10万元首付款,错过了来之不易的购房机会。2014年,有亲戚给他介绍了安康城区一套50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的老公房,售价10万。蒲正斌再次犯了难。不要吧,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总不能露宿街头。买吧,家里总共存了不到2万块,差得实在太多。最后还是所里的同事雪中送炭,为他凑了8万元的房款,才让他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地。

工作这样辛苦,生活如此艰难,蒲正斌仍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他说:“身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就得守在田里做好自己的事。马铃薯育种是我的工作职责,也是我的事业和生命。不尽好这份责任,国家要我干嘛?群众养我干嘛?”这个朴实的山里人,有着自己的信念,这就是把得住责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看得淡名利,做得到坚守。他说,这不仅是他的灵魂所在,更是安康市农科所代代相传的永不磨灭的灵魂。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