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关于印发豇豆、韭菜、芹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省植保站 时间:2022-02-24 17:39:13

各有关市植保植检站(农技中心):

为了认真宣贯陕农办发〔2022〕12号《关于印发豇豆、韭菜、芹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豇豆、韭菜、芹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用药指导,强化绿色防控意识,确保菜品质量安全,省站根据部省有关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对陕农办发〔2021〕190号文件中的豇豆、韭菜、芹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进行了补充完善,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做好落实。

附件:1、豇豆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2、芹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3、韭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

                        2022年2月24日

 


附件1        

豇豆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一、 健康栽培

(一)品种选择。从品种选择入手,选用抗(耐)性品种。保护地栽培兼顾耐低温、耐弱光、早熟、丰产、抗病、结荚节位低的矮生或中蔓生菜豆品种。种子纯度98% 以上,发芽率90% 以上。

(二)培育壮苗。播前晒种1~2天,用0.1%的福尔马林溶液,清水冲洗2遍后,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24小时胚根顶破种皮即可播种。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营养钵育苗,控制好育苗温度并进行练苗。

(三)轮作和深翻。选择未种植过菜豆或豆角的地块种植。有条件的地区提倡水旱轮作,或与粮食类、叶菜类作物轮作,保持适宜豇豆种植的良性土壤环境。播前深翻30cm,晾晒5天-7天。

(四)种植方式。采用深沟高垄栽培、合理密植。

(五)科学施肥。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尿素10kg,氮磷复合肥10kg。生长期避免过多使用酸性肥料,增施磷钾肥和硼肥。第一节花序坐果后,每隔7 天~15 天追施1次复合肥,补充缺失的中微量元素;在苗期、花芽分化期、坐果期、籽粒灌浆期施用叶面肥。

二、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豇豆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豆荚螟、蚜虫、粉虱、蓟马、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锈病、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煤霉病等。防治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栽培模式(设施或露地)豇豆,明确主要防控对象,选择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土壤处理

太阳能高温闷棚:太阳能高温闷棚: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期,土壤灌水后,施用半腐熟的作物秸秆或者腐熟的粪肥,跟土壤充分混合后覆膜,盖棚、密闭,保持棚内高温高湿状态、棚温升高至70℃以上持续10~15天。闷棚消毒后揭膜晾晒7 天~10 天,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种植。

药剂土壤消毒:土传病害发病重的地块,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地25厘米,每亩撒施500kg切碎的稻草或麦秸、撒石灰氮4080kg保持20天。

生物菌剂处理:播种或定植前,施用足够的腐熟有机肥或农家肥,再使用绿僵菌颗粒剂等生防菌剂浅旋耕,定植后浇水,有效预防蓟马等病虫害

(二)阻隔诱杀

在设施大棚通风口及出入口安装40-60目防虫网,设制防虫网的棚室需加强通风、排水,夏秋栽培适当遮阳降温。采用银灰膜条(或银灰地膜)避蚜、地膜覆盖阻隔蓟马入土化蛹。

在日光温室内每亩悬挂30厘米×40厘米黄板20~25张,黄板诱杀有粉虱、蚜虫、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可有效压低害虫基数。色板的高度以其下缘略高于菜豆植株的生长点并及时更换。

连片种植的露地豇豆,宜安装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成虫发生期开灯诱杀。

连片露地豇豆,可安装豇豆荚螟性、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根据豇豆生长期调整诱捕器进虫口的高度,苗期高出植株顶部15厘米~20厘米,生长中后期高出地面1米~1.5 米。

(三)生物防治

释放丽蚜小蜂等防控粉虱类害虫;释放小花蝽、捕食螨防控蓟马类害虫;释放智利小植绥螨等防控叶螨类害虫。防治蓟马可在直播前,每667 m2使用绿僵菌颗粒剂5 kg~10 kg兑细土均匀撒施后打湿垄面;苗期开始,根据虫情连续使用绿僵菌与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复配进行防治。

(四)科学用药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轮换交替用药,不超量、不超次数用药;采收期只能使用安全间隔期不超过3天的农药。必要时,按照农业农村部《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要求,科学制定临时用药措施。

1、虫害防治

防治蓟马:幼苗期,使用噻虫嗪等内吸性药剂灌根防治蓟马等害虫;生长期,选用金龟子绿僵菌、苦参碱、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虫螨腈、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

防治豆荚螟:选用苏云金杆菌、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

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苦皮藤素等药剂。

防治斑潜蝇:选用乙基多杀菌素、灭蝇胺、灭胺·杀虫单、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等药剂。

防治蚜虫:选用苦参碱、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等药剂。

2、病害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蛇床子素、硫磺·锰锌、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丙环唑、戊唑醇等临时用药措施防治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使用噁霉灵等药剂灌根防治枯萎病、根腐病。

苗期、伸蔓期、开花结荚期可喷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提高植株搞逆性,减轻病害发生。

 

附件2

芹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一、 健康栽培

(一)品种选择。选用抗斑枯病、软腐病、菌核病的抗(耐)病品种。设施大棚应选用耐低温、耐弱光、长势强、生长快、叶柄长、产量高的芹菜品种。种子质量纯度98%以上,发芽率90% 以上。

(二)培育壮苗。播种前7天进行浸种催芽。用48温水浸泡30分钟,边浸种边搅拌,种子受热均匀后用凉水冷却,搓去种子表明粘液,然后将浸泡过的种子沥干水份.用纱布包好置于15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要翻动23次.种子偏干要用水投洗。当有50%以上种子露白时播种。 

(三)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三元复合肥50kg。避免过多使用生理酸性肥料,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和硼肥。施有机肥时一定要注意让其充分腐熟,避免产生氨害及带有病虫卵。

(四)合理轮作。避免与芹菜、香菜、胡萝卜等伞形科蔬菜重茬,通过与水稻、葱蒜、玉米、茄果类作物的轮作,有效控制斑枯病、根结线虫病等病害。可进行芹菜与菜豆轮作倒茬,7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定植,12月底收获,来年2月菜豆播种,5月采收。

(五)清洁田园:采收后、生长期及时清理残株、败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源以及提高田间通透性。

二、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芹菜的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菌核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等。主要害虫有斑潜蝇、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蓟马、粉虱等。针对不同栽培模式的保护地或露地芹菜,防治中应明确主要防控对象,有的放矢,提高防治效果。

(一)土壤处理

太阳能高温闷棚: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期,土壤灌水后,施用半腐熟的作物秸秆或者腐熟的粪肥,跟土壤充分混合后覆膜,盖棚、密闭,保持棚内高温高湿状态、棚温升高至70℃以上持续10~15天。闷棚消毒后揭膜晾晒7 天~10 天,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种植。

药剂土壤消毒: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病重的地块,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地25厘米,每亩撒施500kg切碎的稻草或麦秸,撒石灰氮4080kg后旋耕混匀、起垄,铺地膜后灌水,土壤湿度在60%以上,保持20天。

(二)物理阻隔及诱控

设置防虫网:在棚室门口和通风口安装40~60目防虫网,兼顾防虫和降低棚内湿度。

昆虫信息素诱杀:每亩安装一组昆虫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成虫。

灯光诱杀:在鳞翅目等害虫成虫盛发期,开展连片灯光诱杀。

色板诱杀:在日光温室内每亩悬挂30厘米×40厘米黄板20~25张,黄板诱杀有粉虱、蚜虫、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可有效压低害虫基数。色板的高度以其下缘略高于菜豆植株的生长点并及时更换。

(三)生物防治

优先采用生物制剂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压低虫源基数,施药7~10天后,棚内初见害虫时释放天敌昆虫,使用食蚜蝇防治蚜虫,丽蚜小蜂防治粉虱,智利小植绥螨防治害螨,小花蝽防治蓟马,利用姬小蜂或潜蝇茧蜂等防治斑潜蝇。释放天敌后做好虫害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药剂防治。

(四)合理用药

可采取苗期灌根和生长期喷施等方式进行施药。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必要时,按照农业农村部《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要求,科学制定临时用药措施。

虫害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防治蚜虫;选用苦皮藤素等药剂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

病害防治:可选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等病害。


附件3

韭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一、健康栽培

(一)品种选择。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种子质量要符合蔬菜种子标准要求,纯度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

(二)合理轮作。避免前茬为百合科作物的地块种植韭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宜水旱轮作;保护地要实施高畦深沟、灌水少量多次,切忌大水漫灌,及时通风降湿,预防灰霉病发生。

(三)培育壮苗。播种前种子浸种催芽要比干籽直播出苗快,出苗齐。种子用温水浸种24~36小时,浸种时清洗数次,去掉黏液,在15~20℃下催芽,催芽时也应用清水投洗1~2次,3~5天即可出芽种子撒播,覆土1厘米厚,播种前应浇透底水。播种后注意保湿,但防止直接浇水造成土壤板结或大水冲走种子。

(四)正确收割和晾根灌水。收割方法可减轻韭菜病害发生,提高韭菜产量,以每天上午9点到10点最好。不要在雨前和雨中收割,以防病菌传播和进入引发病害。保护地在冬季扣棚前结合浅耕松土晾根,再浇灌5 厘米~10厘米的封冻水。露地在春季土壤解冻但韭菜未萌发时,结合浅耕松土露出“鳞茎”晾晒7 天,待靶标害虫化蛹高峰期,对田间进行大水浇灌。

(五)肥水管理。不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均衡施肥。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养分积累,定植后连浇两次水,及时蹲苗。此后,土壤应保持间干间湿状态,注意雨季防涝,当最高气温下降至12℃以下时,减少浇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土壤封冻前应浇足水,根据是天气,土壤干湿情况国施勤施。

(六)清洁田园。韭菜收割后可采取撒施草木灰、地面覆网或覆沙等阻隔措施减少韭蛆成虫产卵。

二、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韭菜虫害主要有韭菜迟眼蕈蚊(韭蛆)、潜叶蝇、蚜虫、蓟马、葱须鳞蛾等;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等。针对不同栽培模式的保护地或露地韭菜,防治过程中应明确主要防控对象,采取相应的防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技术,科学、安全、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有效的控制病虫为害,降低农药用量。

(一)土壤处理。太阳能高温闷棚: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期,土壤灌水后,施用半腐熟的作物秸秆或者腐熟的粪肥,跟土壤充分混合后覆膜,盖棚、密闭,保持棚内高温高湿状态、棚温升高至70℃以上持续10~15天。

(二)物理阻隔。设置防虫网:在棚室门口和通风口安装40~60目防虫网,兼顾防虫和降低棚内湿度。韭菜生长期间,空气湿度不能过高,应结合温度管理,注意通风。

(三)因地制宜应用高温覆膜技术。4月底至9月中旬,选择太阳光线强烈的天气(光强度超过55000 lux),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早8点左右,用厚度0.10~0.12毫米的浅蓝色无滴膜覆盖(覆膜前1~2天割除韭菜),覆膜后四周用土壤压盖严实,膜四周尽量超出田块边缘50厘米左右。待膜内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40℃,且持续超过3小时,即可揭开薄膜降温避免对根伤害。揭膜后待土壤温度降低后及时大水漫灌,促进缓苗。

(四)适时生物防治。防治韭蛆,宜选择春秋季节、阴雨天气或早晚阳光较弱时,在韭菜根部喷淋施入每亩1亿条左右的昆虫病原线虫,再进行浇灌,每年施用2~3次;或在春秋季节低龄幼虫期,选用球孢白僵菌与细土混匀后撒施在韭菜基部。

预防灰霉病、菌核病和疫病,扣棚前,使用木霉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喷雾处理畦垄均匀覆盖菌剂后再扣棚。扣棚后,待韭菜长到5厘米左右时,喷施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含量大于100亿孢子/g,微粉细度800目),每亩喷施100~200g,也可有效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

三、科学合理用药

严禁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交替使用农药,严格遵守用药剂量、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必要时,按照农业农村部《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要求,科学制定临时用药措施。

(一)虫害防治

韭蛆:主要危害地下鳞茎及嫩柔嫩的茎部,春秋两季危害,可选用灭蝇胺、氟铃脲、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脲等药剂。

潜叶蝇:主要以幼虫蛀食叶肉组织,呈曲线状或乱麻状隧道。可选用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由于是幼虫潜叶为害,所以用药必须抓住产卵盛至孵化初期防治进行防治。

蚜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等药剂。

蓟马: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

葱须鳞蛾: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

(二)病害防治

灰霉病:每次收割后10天左右,可以用腐霉利+多菌灵喷雾。发病初期选用农抗120、速克灵、百菌清防治以及采取异菌脲、啶酰菌胺等临时用药喷洒,设施大棚内可用腐霉利百菌清复合烟剂熏棚。

疫病:疫病主要危害韭菜的假茎、鳞茎和根,发病后俗称“烂韭菜”,发病最适宜的温度是25℃-32℃,连作地块易发病,应做好通风排水和轮作。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甲霜铜或烯酰吗啉、氟啶胺、氰霜唑等防治。

文10号蔬菜关于豇豆、芹菜、韭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docx

文10号蔬菜关于豇豆、芹菜、韭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pdf

作者: 省植保站
分享到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