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取食作物种子或咬断幼苗根、茎,可造成缺苗断垄,主要在作物出苗前及苗期危害。据各县区3月下旬至4月调查,全市虫田率28.8%,发生田平均亩混合虫量2265.3头,高于上年的2235.4头,全部田块平均亩混合虫量706.2头,高于上年的497.4头以及2020-2024年平均值665.8头,优势种类以蛴螬、金针虫为主,分别占比57.8%、36.1%。
近期气温回升,有利于地下害虫发生危害,各县区植保机构要在春播期间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指导综合防治,确保苗齐苗壮。
防治建议:
1、农业措施:施用充分腐熟厩肥,深翻土壤,清除杂草,减少害虫产卵场所。地下害虫喜食禾谷类及块根类作物,轮作倒茬可降低危害。
2、理化诱控:地老虎成虫、蛴螬成虫金龟子、蝼蛄有趋光性,可于成虫盛发期放置杀虫灯诱杀。
3、生物防治:可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颗粒剂随种肥沟施。
4、化学防治:①种子处理:选用含有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种子处理剂包衣或拌种,兼治苗期蚜虫、蓟马。②毒土撒施:针对地下害虫重发田块(亩虫量≥6000头),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土壤处理。选用辛硫磷或毒死蜱等颗粒剂,按推荐剂量混适量细土均匀撒施于播种沟内,药后覆土播种。③药剂灌根:苗期发生严重地块,4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或喷淋根际。④毒饵诱杀:用炒香的麦麸、豆饼拌入敌百虫或辛硫磷等药剂制成毒饵,傍晚顺垄撒施于田间诱杀蝼蛄、地老虎。
注意事项:辛硫磷遇光易分解,在傍晚或夜间施药。高粱、黄瓜、菜豆等作物对辛硫磷等有机磷类药剂敏感,注意避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