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陕西省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工作的若干措施》(陕环委〔2023〕1号)要求,现将2024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公开如下。
一、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全省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8.7万座;完成764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192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4.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达93.8%。
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深入原生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4份,对普查中存在的活力不足资源进行补充;启动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工作,共完成登记资源47645份;开展种子市场环境执法检查,查处涉种事件112起,涉案种子数量5.0755万公斤,有力保障农用种安全。印发《陕西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常态化监测工作方案》,做好常态化监测防控工作。
三、全面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生物安全监管。目前,全省动物疫情形势稳定,人兽共患病得到稳定控制。全省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整体运行良好,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较低。
四、不断加强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全省已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95.05万亩,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连续五年保持在5.7以上。受污染耕地防治成果得到有效管控。
五、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42.5%,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4.19%,病虫害统防统筹覆盖率5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05%,地膜处置率达到83%以上。聚焦种子、农药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检查,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主体3.36个次,立案查处1320起,结案1204起,罚款金额401.39万元。
六、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禀赋,构建形成纵跨陕南陕北关中三大区域、东西南北中多点协同,渭南市华州区、洋县、富县等8个县(区)纳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推动全省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七、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构建了覆盖养殖场户到无害化处理车间的全环节信息化监管体系。
八、不断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和黄河禁渔期管理制度,维护禁渔秩序稳定,促进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向好。全省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九、加快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加大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淘汰力度。全省共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3114台,受益农户2078户,补贴资金1782.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