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局:
为优化我省秋播作物品种布局,发挥优良品种增产作用,根据品种筛选展示评价结果,现对我省2025年秋播小麦、油菜品种提出如下区域布局指导意见。
一、品种布局
(一)小麦品种
1.关中灌区小麦品种布局
东部地区推荐种植:伟隆169、西农511、百农207;
中部地区推荐种植:西农511、伟隆169、郑麦136;
西部地区推荐种植:西农226、伟隆169、西农511。
2.渭北旱塬小麦品种布局
(1)旱肥地
东部地区推荐种植:铜麦6号、西农928;
中西部地区推荐种植:铜麦6号、西农226。
(2)旱薄地
东部地区推荐种植:渭麦9号、晋麦47;
中部地区推荐种植:渭麦9号、长武521;
西部地区推荐种植:西农928、长武521。
3.陕南地区小麦品种布局
推荐种植:绵阳31、汉麦7号、汉麦9号。
(二)油菜品种
1.渭北塬区
推荐种植:甘杂1号、合油杂2号、秦优11004、荣华油10号。
2.关中灌区
推荐种植:秦优10号、秦优1618、陕油28、秦优797。
3.陕南地区
推荐种植:陕油28 、邡油777、秦优797、秦优1618。
二、科学选择品种
(一)选择高产稳产品种。根据品种特性与近年来的生产表现,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土壤肥力条件及生产力水平,科学选择品种。一是优先选择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均衡的品种。二是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宜选用株型较矮、喜水肥、抗倒伏的品种。旱地、土壤肥力较低的选择抗旱耐瘠薄的品种,避免为盲目增产将水地品种引种到旱地种植。三是各地在推荐品种时要突出稳产性,重点推荐近几年展示评价中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二)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品种。一是对存在有明显缺陷的品种须谨慎选用,特别是中高感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等病害的品种。二是种子经营主体应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如实介绍品种特性,不得夸大宣传,须明确告知种植区域限制、抗病性、抗倒性及适应性等重要信息。
(三)选择合格种子。选择经营证照齐全的门店,购买包装完好、标签齐全、信息标注规范的种子,确保所选种子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和水分等关键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严禁购买散装、已拆封、标识模糊、标注信息不全或来源不明的种子。购种后要妥善保存,防止种子霉烂变质、发芽率降低。
(四)加大新品种研发引进力度。一是针对近年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开展抗逆性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创新品种研发能力。二是建立规范的品种引进试验机制,系统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选择具有生态代表性的区域设立试验点,综合评价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适应性,不断拓宽农业生产用种选择渠道。
三、工作要求
(一)优化品种布局。各地应按照不同生态区域类型,依据全省品种布局指导意见,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突出高产、稳产、适宜机械作业等需求,制定当地品种布局意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
(二)严把种子质量。扎实开展农作物种子常规检查和监督抽查,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开展农户自留种质量跟踪服务,确保全省秋播用种安全。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种子质量案件查处进度和结果应用,营造依法治种良好氛围。
(三)强化技术服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科学引导农户选择优良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四)科学防灾减灾。强化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提前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指导农户选择合适作物、最佳品种,充分发挥品种抗逆作用,积极规避减轻重大自然灾害影响。
(五)广泛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品种推荐信息,重点介绍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适种范围,引导农户理性选种、科学用种、规范种植。组织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及观摩,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