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川:用“千万工程”经验造福乡村

延川:用“千万工程”经验造福乡村

时间: 2025-01-06 08:1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本报通讯员 张伟 康烁 申壮

2024年12月23日,延川县关庄镇太相寺村的智慧大棚园区,一排排现代化设施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自动温控、自动打药、运输轨道、水肥一体化、太阳能储热供热系统等智能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瓜果蔬菜长势喜人。

“新棚比以前的棚更高、更宽,采光更好。”太相寺村村民白向军说。

“2024年,我们改建新型日光温室大棚15座,为62座九五式日光温室大棚安装了智慧化设施,全村大棚数量增加至154座,年产值突破834万元。”太相寺村党支部书记张毛毛说,“我们还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研学产品;实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对太相寺会议旧址进行了修缮,2024年累计接待各类研学人员千余名,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30万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2024年12月24日,笔者来到延川县杨家圪坮镇新舍科村,看到曾经崎岖的土路已被宽敞平坦的硬化路面取代。村广场上,造型别致的雕塑引人注目,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道路两旁,新安装的木质栅栏和防畜围网,为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是2021年回来创业的,见证了我们村的变化。下一步,我想把公司的规模再扩大,为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延川县辉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岗岗说。

“2024年,我们还打造了私塾馆、泥塑馆等展馆。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新舍科村第一书记于涛说。

在延川,黄河的风光里同样藏着“致富经”。延川县乾坤湾镇碾畔村位于乾坤湾5A级旅游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村民纷纷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新改造的农家院落和民宿,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也让村民的收入节节攀升。

“村子打造得更加整洁漂亮了,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跟着越来越高了。”2024年12月24日,在自家的民宿院子里,碾畔村村民郭红岩说。

2024年,碾畔村共硬化村级巷道4100米,完成户厕改造143个,铺设污水管线4200米,建成“小三园”(菜园、果园、庭园)176处,整治脏乱差128处,发展庭院经济29家,村集体收入达63.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9385元。

“碾畔村作为‘千万工程’示范村,围绕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全面开展了九项行动,实现了村庄更加宜居美丽、集体和农户一起增收的目标。”乾坤湾镇人大主席高乙博说。

2024年,延川县列支1300万元,统筹推进村庄巷道硬化、残垣断壁整修、卫生厕所改造等治理工程,让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如今,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延川县正努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我们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好中选优、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择优选出12个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子进行示范打造,共谋划实施项目21个,概算投资3400余万元,使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延川县农业农村局“千万工程”工作相关负责人党磊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