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市汉台区七里街道“代表接待日”活动现场(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段承甫 通讯员 赵联刚 胡越
2月15日,在汉中市汉台区龙江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一场“代表接待日”活动火热开展。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坐在一起。群众提出一个个民生问题,代表们认真听取、逐一记录问题,并现场详细解答。
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将每月15日设定为全市“代表接待日”。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听民声、集民意、解民忧,有效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平台作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身边难题。
“接待日”为民解难题
“我们汉王村的道路沿线没有路灯,晚上出门不方便,希望能协调解决一下。”
“今年佛坪的天麻、猪苓收成好,我们村也想试种一些,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技术指导?”
……
1月15日是汉中市2025年首个“代表接待日”。面对群众关于民生保障、基础建设、环境卫生、文旅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代表们耐心倾听、仔细记录,并现场沟通协调,寻求解决方案。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代表们认真梳理形成代表建议,及时提交有关部门办理,并持续跟踪督促,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没想到,我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以后,我有事还找人大代表反映。”龙江街道居民陈超武说。此前,他向代表反映家门口舒家营小学路段部分减速带损坏,车辆经过会产生极大噪音,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驻站代表了解情况后,当场给予答复,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快速更换了减速带。
这是汉中市积极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解决民生难题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在今年首个“代表接待日”,汉中市共有2523名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7333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480条,“代表接待日”的“直通车”作用越来越明显。
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随着市县两会临近,汉中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代表接待日”活动,深入企业、社区、村组,以实际行动践行代表责任。
西乡县城关镇幸福家园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里的休憩长椅有的已经破损,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美观。
“我了解情况后,及时向上反映。人大城北街道工委与相关部门协调,筹措资金对破损长椅进行了修缮,并安装了4排不锈钢座椅。”西乡县人大代表龚前英说。
“老肖,我家的自来水突然变浑浊了,你快去看看……”在“代表接待日”活动中,一位居民向留坝县人大代表肖兴忠反映家里自来水突然变浑浊。了解情况后,肖兴忠迅速前往水源地调查原因,及时向镇村反映情况,当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针对部分农产品滞销问题,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相关单位和企业干部职工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带动群众增收1.5万元。
拓宽渠道汇集民意
“我从关山梁村的院坝会上了解到,该村妇女有就近就业的意愿。于是,我们依托武侯镇代表联络站在全镇开展家政技能培训8场,培训群众420人次,帮助77位妇女就近就业。”勉县人大代表殷红平说。
这是勉县将“代表接待日”活动与院坝会、广场会等形式融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
随着全市“代表接待日”活动深入开展,汉中市各县(区)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推动“搭建平台”和“吸纳民意”相融相促。
西乡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灵活设置活动主题,将每月15日设立为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下基层接待日”;西乡县桑园镇探索“线上接待日”模式,拓宽了群众参与渠道;西乡县沙河镇实施“接待日+”模式,为活动注入更多活力。
留坝县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包片联户”机制,推行“代表坐班接待群众+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模式,持续推动“代表接待日”活动走深走实。
汉中市“代表接待日”活动畅通了民意收集渠道,激发了基层民主活力,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汉中市各级人大将不断改进方式、充实内容、完善机制,持续推动“代表接待日”活动走深走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