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咸阳市武功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关键“小切口”,全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向新高度。县农业农村局作为推进“千万工程”工作专班牵头部门,科学谋划,协同发力,明确专班牵头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任务,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提升和污水管网铺设、绿化、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等项目,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近日,武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丽新(中)武功县苏坊镇佑所村党支部书记陈广峰(右)做客《“千万工程”在陕西》,介绍了他们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一些举措和成效。左为主持人俊芳。
打造整洁村庄 “清”出人居新环境
武功县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各镇办严格按照“八清一改”“十无三清三净三收”标准,全面开展清理整治,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清新、有序。日常安排专人常态化深入镇村一线开展专项督查,立即交办,马上整改。年清理“三堆六乱”8.5万余处。
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送树进村·增荫添彩·绿美家园”行动,优先采用乡土树种、草种绿化,完成2个行政村“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
推进厕所革命 “改”出生活新品质
严格遵守“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原则,武功县因地制宜“改”,结合县情、镇情和村情,通过多方调研,依托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改造各级奖补资金,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7万座。推动农村改厕建设规范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抓好后期管护服务,在全县建立了12个后期管护服务网点,配备抽运粪污车辆51台,有效解决群众粪污清运和厕所管护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以上。
健全长效机制 “创”出乡村新颜值
坚持抓长抓常,坚持日常管护与重点整治结合,建立四级整治网格,落实街长制,负责“三堆六乱”等环境卫生问题的提醒、检查、监管等工作。推行“联户共建”,发动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绿化、秩序,打造美丽庭院。开展示范评比。鼓励引导镇村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比、农村环境卫生互助、“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提高农民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努力形成争先恐后创达标,齐心协力建新村的良好氛围。强化督导考核,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重点督导等方式对各镇(街道)整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督促整改。
武功县苏坊镇佑所村
佑所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户1187人。近年来,村上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号召,致力于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10月被评为咸阳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值得一提的是,佑所村在村里开展石墨烯土炕改造和秸秆综合利用,用上了清洁能源,从源头上解决了影响村庄环境卫生的问题。
在推广石墨烯土炕改造初期,大多数群众对这一新生事物存在疑虑,村领导干部率先在自己家中安装石墨烯电暖炕,让群众感受到其用电量小、取暖温度均匀、发热迅速、不起尘等优点,以实际行动取得了群众的认可。截至2023年11月,佑所村已成功改造271户石墨烯土炕,有效减少了传统取暖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提升了村民冬季取暖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佑所村积极探索,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有偿回收村民秸秆,制作成饲料,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将部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了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