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千万工程”在陕西》访谈节目——榆林市神木市:聚焦“五好”建设,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千万工程”在陕西》访谈节目——榆林市神木市:聚焦“五好”建设,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时间: 2025-04-03 08:1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2024年,榆林神木市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围绕人居环境好、产业发展好、基础设施好、服务群众好、治理能力好“五好”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先后投入各类资金约11亿元,完成近7000户农户民居改造,新安装路灯近2500盏,新修农村道路近27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0余万平方米,全市人居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近日,神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富军(中),神木市高家堡镇古今滩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刚(右)做客《“千万工程”在陕西》,介绍了当地开展乡村建设的情况。左为主持人俊芳。

01/聚焦人居环境好,深化“三大革命”

神木市鼓励厕所进院,探索自建后补模式;在污水治理方面,控源截污、综合施治;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出村量。今年完成3000座户厕进院,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75%以上。

实施农房改造提升,按照建设标准5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2.5万元,目前改造农户近7000户;鼓励庭院功能提升,对产业设施和林果苗木等给予50%补贴,5000元封顶。对残垣断壁、庭院杂物和路障等进行清理,将资金按镇街切块分配,平均每户补贴1万元。

建立一套机制。设立“群众自筹、财政匹配、集体提取”的环境管护金,群众每月每人自筹1—2元,财政据此5倍配套。每村一个专班,实现每个角落、每块土地都有人管。

02/聚焦产业发展好,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在“两个确保”(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基础上,坚持战略指引、改革盘活、龙头带动、三产融合的思路,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围绕全市发展战略,绘制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详细图谱,指引农村“宜景则景、宜工则工、宜粮则粮”,谋划产业、服务大局,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生动局面。


03/聚焦基础设施好,坚持建管并重

接续推进以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完成农村道路互联互通项目54公里,自然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示范村基本实现5G信号全覆盖。

分类统筹施策,精准识别农村基础设施类型差异,明确供给顺序,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今年要整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1003处,创建“农村四好公路”90公里,完成31个抗旱应急水利工程,建成3个数字乡村。

建管并重,总结探索既有经验,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五有”基础设施管护机制,重点村实现全覆盖。


04/聚焦服务群众好

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

尽力做好“雪中送炭”的事,量力推进“锦上添花”的事。今年,实施9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升项目;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建成1个中心卫生院;提供就业岗位3257个;对经济困难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新建20个幸福互助院,建设2个标准化养老院。

今后还将进一步把“蛋糕”做大,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避免“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眼前好”导致“今后难”。

05/聚焦治理能力好

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

实施党建引领带动,确保每个村都有能力突出的干部把村里的事情扛起来,每一个农民都能把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的过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细化实化村规民约,解决好外嫁女分红、土地纠纷、村矿矛盾等突出问题;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