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千万工程”在陕西》访谈节目——临潼区:乡村旧貌换新颜 百姓生活节节高

《“千万工程”在陕西》访谈节目——临潼区:乡村旧貌换新颜 百姓生活节节高

时间: 2025-04-16 14:3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2024年以来,西安市临潼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整合资源,强化项目支撑,持续从农民群众急需改善的人居环境入手,聚力推进"三大革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和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抓好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近日,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岳强(中)、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现武(右)做客《"千万工程"在陕西》,介绍了临潼区实施"千万工程"、开展乡村建设的情况。左为主持人俊芳。

临潼区将"千万工程"作为"一号工程"统筹推进,成立专班,把六方面四十一项建设任务分解到41个部门。2024年整合项目资金超过1亿元支持重点村建设,实施了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六大行动,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的临潼样板。

结合地理特征和资源禀赋,临潼区将全区划分为城郊融合、渭北平原、中部台塬、南部山区四个乡村建设类型,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乡村建设方向。例如,城郊地区重点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村庄,渭北平原重点打造农耕文明传承村庄。

在抓实办好民生实事方面,通过"板凳会""老碗会"等村民议事平台,收集群众对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坚持打造微剧场、景观小品等低成本、高认同的公共空间,增加群众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规划与本地实际的深度结合,既避免了"一刀切",又充分回应了农民对宜居环境、增收渠道的核心诉求。

截至目前,临潼区实现行政村"一村一公厕",自然村通动力电、建制村道路硬化、网络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4%、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9%、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自然村全覆盖;建成90个美丽村庄、2个美丽村庄片区和庭院,推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

神东村地处关中环线北侧,全村7个村民小组527户2032人,现有党员72名,是全国文明村、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神东村以"美丽神东"创建为抓手整治环境卫生,依托特色农业发展产业,紧扣康养宜居推进项目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村内组建了由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环境整治先锋队,定期清理村内河道、沟渠和道路两侧的垃圾杂物。村庄面貌整体达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五化"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到100%。村内建有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无乱排乱放,无黑臭水体。

与此同时,神东村不断发展集体经济,构建发展成果共享格局。村内自来水、天然气、网络覆盖率、用电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均达到100%。村集体近五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补贴保障资金300余万元,向村民分红200余万元。开办村级幸福大食堂,荤素搭配一餐仅收取成本5元钱,并对空巢、留守老人给予餐补,解决特殊人群"吃饭难"问题。

村集体与经停本村的三条公交线路运营方签订协议承担费用,村民全年免费乘坐往返临潼城区、阎良城区的公交车;全村中小学生免费校车接送,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由爱心人士、村集体和村民共同捐赠设立20万元"大病救助基金",对村民享受新农合和大病救助报销后的剩余部分进行再补助,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实施惠民饮水工程,全村安装6台大型净化水设备,村民随时免费饮用净化水。全村公共区域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在村民看电视、上网、电话费用全免的基础上,建成"神东村5G数字乡村平台",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