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来,咸阳市泾阳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要素,编制乡村建设规划,盯重点、打基础、锻长板,2024年,在乡村建设、民生等五个领域“十个项目”中完成投资4.02亿元,奋力绘就乡村“新画卷”。
近日,泾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屈波(中)、泾阳县泾干街道大训堡村党支部书记吕权(右)做客《“千万工程”在陕西》,介绍了当地开展乡村建设的情况。左为主持人俊芳。

打牢基础,算好民生“长远账”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县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8座、日处理能力2850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9个街镇66个村、占比4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4.1%;农村生活垃圾固定投放点全覆盖,投资1381.5万元建成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年均清洁处置农村生活垃圾4.53万吨。
基础设施持续提档升级。近年来,全县新修水泥路15公里,油返砂道路13.5公里,排水阳沟22.5公里;实施农村供水保障规模化工程2处,改善灌溉面积865.43亩;组立电杆829基,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33.34公里,新装配变压器19台,路网、水网、电网全面升级。
务实善治,创造幸福“新生活”
优质服务覆盖到村。全县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48个,农村医保参保率达到99.6%,医保服务实现“村村通”,累计门诊报销37054人次,12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开展老年助餐服务。
文化信息互联到村。148个行政村实现5G信号全覆盖,建成通村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完成90%;新建文化广场9个,开展文化服务活动1416场次;在全市率先建成农村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获评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文明乡风涵养到村。加快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镇村干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化解率100%,桥底镇团庄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等评选工作,持续激发文明乡风内生动力。
泾阳县泾干街道大训堡村
大训堡村地处泾河北岸,紧邻泾河大道、208省道,辖5个村民小组461户1974人,党员57人。全村耕地1835亩,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了“大训唐玫”鲜花饼品牌,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余万元,助力村民致富。
近年来,大训堡村按照“微整治、精提升”工作思路,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村铺设柏油路960米、污水管道116米,修缮路灯204盏、花坛花墙1000米,安装文明路标、警示牌8处,建成便民广场1处,完成生产道路、U型渠建设工程,便利村民灌溉、收割。
投资30余万,在主干道路和街巷路两侧栽植樱花、冬青球等苗木700株,完成村组街巷3.8亩空地绿化工作;铺设草坪1500平方米,绘制墙画2300平方米,利用废旧物品,打造文化公园两处1300平方米。
村上建设互助幸福院,为老年人用餐提供优质服务;在村大礼堂设立村民集中办宴点,规范红白喜事办理;每年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公益岗”,文明新风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