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延川:多维赋能妇女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延川:多维赋能妇女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 2025-11-18 08:3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本报记者 周恒宇 通讯员 张伟 申壮

从电脑键盘前的认真专注,到五谷杂粮画中的巧思妙想,再到家庭课堂里的智慧引领……在延川县,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成为一抹亮丽的风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干。延川县妇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工作主线,聚焦妇女就业能力提升与自我发展动力增强,开展多层次、多门类技能培训,积极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助力广大妇女实现从“灶台”走向“平台”、从“家门口”迈向“创业路”的精彩跨越。

指尖赋能

“我是一名家庭主妇,参加的是电脑操作培训,相信掌握这项技能后,找工作会顺利很多。”11月12日,延川县群众王荣荣说。

日前,在延川县某家政服务公司的培训教室,计算机课让许多人就业有了新希望。学员中既有年轻待业青年,也有中年家庭主妇,她们年龄不同、经历各异。王荣荣过去因不熟悉电脑操作在求职中屡次碰壁,而在这里,经过培训老师的细致辅导,她已掌握了电子文档的基本操作。

这样的培训场景,在延川县已不鲜见。为提高妇女就业竞争力,延川县妇联联合专业培训机构,针对社会需求开展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广告设计等实用技能培训,让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本事。

“我们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班,主要面向失业或待业的家庭妇女,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让她们增强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计算机培训老师郝荣说。

巧思生金

不只是计算机技能,传统手工艺也悄然成为延川妇女就业创业的新路径。

在延川县妇联举办的“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妇女手工艺技能(五谷杂粮粘画)培训现场,学员们在五谷杂粮粘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根虎的指导下,用小米、红豆、绿豆、荞麦壳等材料,在事先准备好的底板图案上,拼贴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这项源自民间的非遗技艺,正成为妇女就业创业的“新名片”。

“我受邀传授五谷杂粮粘画技艺,既是为了推广非遗,也是为了让更多妇女多一门手艺、多一条出路。”周根虎说。

在周根虎的讲解下,学员们掌握了五谷杂粮粘画的制作要领和流程。拼贴而成的装饰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很感谢妇联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有了一技之长。”学员张卫琴说。

在延川县,同样焕发新生的还有非遗项目布堆画。在手工艺技能培训课上,布堆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翠芳耐心地指导学员构图、粘贴、剪布。学员围坐交流、反复练习。原本零碎的布头,如魔术般变成一件件充满乡土气息的手工挂件。

“学员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希望通过我们的培训,让大家掌握更多的就业致富技能。”延川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玉佩说。

家教润心

为进一步提升妇女在亲子沟通、情绪管理和家庭建设方面的能力,除了技能培训之外,延川县妇联还组织开展家庭教育骨干能力建设培训,助力妇女成长为“智慧型家长”。

日前,延川县妇联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亚峰,以“解码新时代家庭教育”为主题,系统讲授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学员通过自我画像、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方式,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理解,提升实践能力。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也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保障。”学员乔昕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教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工程,学员通过培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家庭的能力。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骨干能力建设培训,学员不仅在课件制作、语言表达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还在基本素养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延川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樊华说。

为切实办好社会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的实事,延川县妇联积极对接相关培训机构,开展涵盖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急救技能等内容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帮助妇女掌握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下一步,我们计划增加电商直播等课程,扩大‘订单式’培训规模,助力更多妇女学有一技,以技能点亮人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延川县妇联主席冯晓莲说。

原标题巾帼有力量 日子有奔头——延川县多维赋能妇女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