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属典型的高空气传大区间流行性病害,具有突发性强、流行性快的特点,感病后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兴平市农技中心始终秉持“仓癝丰,天下安”之道,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春以来组织技术人员在全市范围开展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害调查,累计踏查13个镇办,39个行政村, 240块麦田,600余亩。调查重点在去年冬季小麦条锈病发生田块,塬坡向阳地带、铁路沿线的稠旺麦田等重点区域。3月24日,技术人员在我市马嵬办羊圈村塬坡地带发现小麦条锈病病田一块,面积2亩,内有中心4个,分别为0.05m2、0.1 m2、1 m2和2 m2,共计病叶159张,严重度处于1%—40%之间。始见期较2024年晚37天,与2023年持平。据冬前调查,田间越冬菌源充足,春季小麦普遍进行春灌,为该病流行创造了条件。据气象预测,4月中下旬我市将迎来一场透墒雨,利于小麦条锈病后期扩展蔓延。
一、防治策略
加强监测预警,及早踏查,准确掌握发病区域;同时做好该病防治的宣传动员,要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预防控制策略,控前压后,控制春季流行。
二、防治方法
亩用25%丙环唑乳油35~45毫升;亩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12克;亩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50克。飞防作业时尽量加大用水量,确保喷药效果。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调查频次,做好宣传培训,确保我市夏粮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