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下午,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技术人员在我县小河镇巨浪村开展了一场利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害虫行动。以生物防治方式守护玉米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赤眼蜂作为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体长不足1毫米,却拥有强大的灭虫本领,它能凭借害虫产卵时释放的信息素,在田间精准找到害虫的卵,并用产卵管刺破卵壳,将自己的卵产入其中,以害虫卵为营养,赤眼蜂完成幼虫、蛹、成虫等生长阶段后破卵而出,再继续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从源头阻断害虫卵孵化,实现“以虫治虫”的生态循环。
采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效率高而且投放更均匀,能覆盖到每一处玉米田角落。蜂球释放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赤眼蜂虫卵2~3天即可羽化成蜂,迅速投入“战斗”。
此次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共分为两次进行。玉米大喇叭口末期第一次放蜂,隔5-7天后,在玉米抽雄吐丝期进行第二次放蜂。
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赤眼蜂的防治效果,仔细观察玉米害虫虫口密度变化等,若效果理想,我们将会逐步扩大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害虫技术的推广范围,助力更多农户实现绿色增产、提质增收,为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