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陵:苹果黑星病识别与防控

黄陵:苹果黑星病识别与防控

时间: 2024-03-19 09:2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属陕西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主要危害叶片或果实,也可危害叶柄、果柄、花芽、花器及新梢,从落花期到苹果成熟期均可危害,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的特点。

一、危害症状:

从叶片正面产生淡黄色圆形或放射状病斑,色泽较周围深,后变为褐色、黑色,上有一层黑色霉状物。嫩叶发病较重时,叶形小而厚,呈卷曲或扭曲状。后期病斑向叶正面凸出,背面呈环状凹入。叶柄上病斑呈长条形。花瓣被害褪色,萼片被害尖端呈灰色,花梗被害呈灰色,造成落花落果。果实染病在果肩或胴部产生黄绿色小斑点,后变成黑褐或黑色圆或椭圆形病斑,表面有黑色霉层。随着果实的增大,病部凹陷、龟裂状。病果凸凹不平,成为畸形果。后期感染病斑,不凹陷,覆一层放射状黑色霉层。枝干染病在枝端十几厘米以内的部位产生黑褐色长椭圆病斑。

二、发生规律:

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枝和芽鳞内越冬,或以子囊壳在病叶中越冬。翌春,菌丝体或子囊孢子遇雨或高湿时扩散释放,随风传播进行初侵染。后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萌发后直接入侵寄主组织,经过1-2周的潜育期表现症状,多次进行再侵染。后期蚜虫也可进行传播病菌。6-7月份为发病盛期。春季多雨高湿利于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三、防控要点:

1、加强苗木调入检疫,防止远距离传播;

2、防止农事作业(如蔬果、套袋等)中的人为传播;

3、合理肥水,控制结果等措施,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病力;

4、秋冬清园,减少菌源。

5、化学防治:

1)早春芽萌动前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矿物油(或氟环唑、或甲基硫菌灵等)全园喷雾,地面枯枝落叶量大的果园可采用二硝基邻甲酚钠地面喷施,杀灭越冬病菌。

2)坐果期病菌侵染前,及时喷施多抗霉素(或吡唑醚菌酯或农抗120等),阻止病菌初侵染;

3)套袋前细致喷施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复配剂,或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等杀菌剂;

4)套袋后,用氟硅唑或氟环唑等全园细致喷雾,7-10天再喷一次;

5)秋季采果后,用氟硅唑(或氟环唑、或丙环唑、或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等)细致全园喷雾,减少越冬菌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