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勉县: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勉县: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 2024-03-21 11:0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为害块茎,感病薯块表面出现近圆形不定形木栓化疮痂状淡褐色病斑或斑块,手摸质感粗糙质量和产量降低,不耐贮藏,商品性降低,同时由于表皮组织被破坏后,易被其他病原菌侵染,造成块茎腐烂。马铃薯疮痂病在我县的大棚和地膜覆盖栽培地块中常有发生使薯块失去商品价值,给种植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危害症状:

病菌从皮孔侵入,发病初期在块茎表皮产生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侵染点周围的组织坏死,块茎表面变粗糙,质地木栓化,后期中央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

二、发病因素

1、种薯或田块土壤带毒;

2、中性或微碱性砂土中容易发病,PH值5.2以下很少发病;

3、品种抗病性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发病,褐色厚皮品种抗病性较强。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择无病种薯避免从病区调种;

(2)地块选择pH 5.2 以下的田块栽培马铃薯,病害较轻或不发生。种植马铃薯地块上,避免施用石灰,保持土壤pH在5至5.2之间;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尤其避免在上年发病田块栽培。

(3)科学管理 在块茎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干旱及地块积水

(4)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盐渍化,增强植株抗病性,可抑制发病。

2、化学防治

(1)消毒处理:播种前,将种薯用福尔马林200倍侵种取出晾干切块播种开沟后,定植沟进行喷药土壤消毒。

(2)喷药防治:花期至膨大期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已发病田块间隔7-10天补喷一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