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鸡:2024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及“一喷三防”适期预报

宝鸡:2024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及“一喷三防”适期预报

时间: 2024-04-15 10:4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2024年全市种植小麦面积283.9万亩,主要品种有西农822、西农226、陕禾192、伟隆169、西农511、中麦578、陕禾1028、西农20、铜麦6号等。小麦生育期与常年持平,目前处于孕穗抽穗初期4月20日左右进入抽穗扬花期,目前长势好于常年同期,一二类苗占比91.4%。

一、当前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截至4月10日,小麦各类病虫发生面积338.93万亩次,小麦条锈病轻发生,发生重于去年同期,轻于常年同期,现处于流行扩散期;麦蜘蛛偏轻发生,处于危害盛期;蚜虫轻发生,处于虫量积累期;白粉病轻发生。

1、条锈病 轻发生,始见期3 月11日,2023年同期早10天,比2022年同期晚30天,早于常年同期,属偏早发生年份。截止4 月10日,全市除太白、凤县外,其余11个县区发生,发生面积2.94万亩,正处于流行扩散期。近期田间湿度、温度等条件,有利于条锈病侵染、扩散,发生田块和新侵染叶片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全市采取“带药侦查、打点保面、封锁菌源”防控策略,3月中旬开始对“秦岭北麓旱腰带、渭河北岸台塬区、乔山南麓旱腰带和千河流域”早发、常发区开展了阻截防控,防控面积58.8万亩,有效延缓了扩散蔓延速度。凤翔区陈仓区高新区病情重于东部县区,是当前重点防控区域。

2、小麦吸浆虫:基数低。全市淘土调查,发生面积56.49万亩,平均虫田率13.7%,平均每样方虫量0.12头,最高样方虫量4头(扶风),平均亩虫量0.8万头。处于幼虫出土化蛹期。

3、麦蜘蛛: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189.36万亩,虫田率66.7%,平均单尺行长虫量70.34头,高于去年同期(41.4头),最高1750头,处于危害盛期。

4、小麦蚜虫:轻发生,发生面积114.09万亩,虫田率40.2%,平均百株虫量142.03头,高于去年同期,最高1350头。发生重于去年同期,处于虫量积累期。

5、小麦白粉病:轻发生,发生面积22.44万亩,全市平均病田率7.9%,病叶率0.18%,最高病叶率2%,病情轻于去年同期。

6、小麦茎基腐病零星发生,发生面积10.1万亩,病株率0.26%,最高1.2%,分布在岐山、扶风和眉县。

二、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2月份,我市雨雪天气较多,降温天气频繁,气温偏低,不利于早春各类病虫害的发生,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降雨频繁,3月24-25日平均降雨量18.4毫米的透墒雨,开始日期较常同期略偏早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4月上旬气温偏高,有利于蚜虫和麦蜘蛛的发生。4月13日全市大范围大风暴雨天气,有利于条锈病的传播,据市气象部门预计,春季降水总量120-1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5℃,对小麦各类病虫害春季发生有利预计418-19 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21- 23 日26-28 日5 1-2 日小雨,此时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利于病害发生。近年小麦抗条锈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对赤霉病抗性较差

预计:小麦病虫草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条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0万亩,重点区域在渭河北岸台塬地带、秦岭北麓沿山旱腰带、乔山南麓旱腰带及千河流域;叶锈病轻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赤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白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麦蜘蛛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40万亩;麦穗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0万亩;小麦吸浆虫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

防控重点:条锈病、赤霉病、麦穗蚜,兼防白粉病,吸浆虫。

“一喷三防”适期:小麦齐穗初花期,川塬区由东往西4月20日-5月5日;山区5月1日-5月15日。

“一喷三防”推荐用药配方:

杀菌剂:防治用药应与前期交替使用,减缓抗药性产生。防治条锈病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赤霉病可选用氰烯菌酯、氰烯菌酯·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高氯、氯氟·吡虫啉、阿维菌素、苦参碱等药剂。

微肥、调节剂: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植物蛋白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