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蚜,俗称腻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大豆蚜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大豆的嫩叶、嫩茎或植株上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处形成枯黄斑,严重时叶片卷缩、脱落,分枝、结荚数减少,百粒重下降,更有甚者造成大豆光杆甚至死亡。此外,大豆蚜还能传播病毒病。若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据我站6月6在金寨镇郭家湾村调查,该村5月中下旬播种的大豆当前正值2片单叶至3片3出复叶,本次共调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17块、面积20.5亩,调查850株,其中大豆蚜发生田13块、面积14.3亩,有蚜株152株,总蚜量5590头,统计平均虫田率76.5%、蚜株率17.9%、百株蚜量657.6头,发生田蚜株率23.4%、百株蚜量859.6头,最重田蚜株率达38%、百株蚜量达2150头,大田防治刻不容缓。提出以下防治建议供参考:
一要加强调查,大豆蚜的虫体小,且体色和大豆叶片颜色极相近,常常不易发现,但蚜虫分泌的蜜露是蚂蚁的重要食源,因此如果发现大豆植株上有蚂蚁活动就说明有大豆蚜发生。
二要及时化防。当田间调查有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虫10头,要及时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吡蚜.异丙威、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按照药品标签使用说明进行喷雾防治。
三要保护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小花蝽、蚜茧蜂、蚜小蜂等是大豆蚜的天敌,应注意利用和保护,益害比较高时可不进行药剂防治。
四要清除杂草。夏季杂草生长旺盛,要注意及时清除田间及田地周边杂草,减少虫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