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州:玉米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商州:玉米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时间: 2024-06-17 15:5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商州区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占比较大,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夺取玉米丰收对稳定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和防治水平,减少害虫对玉米危害,降低危害损失,区农技中心特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玉米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一、防控对象

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二代粘虫、棉铃虫等虫害,兼顾地下害虫、双斑萤叶甲、蓟马等。

二、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原则,采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强化“一喷多促”技术落实,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促进玉米提质增产

三、防控技术

1、生物防治。小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于小喇叭口期害虫卵孵化盛期,提早使用苏芸金杆菌、灭幼脲、球孢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按推荐用量喷雾或选用颗粒剂撒施。

2、性信息素或灯光诱杀。集中连片玉米种植区,针对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可于越冬代成虫羽化初期,草地贪夜蛾可于南迁成虫迁移初期田间大面积设置相应性诱剂及其配套诱器,每亩1-2个,诱杀成虫。亦可田间安装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等诱杀成虫20—30亩1台。

3、药剂防治。针对苗期二代粘虫、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可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任一种部分病毒病重发区注意防治蓟马、灰飞虱、蚜虫等传毒昆虫,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烟碱类或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任一种。对症选用单一药剂或组合用药按各自推荐用量茎叶喷雾。虫害要抓住低龄幼虫最佳防控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4、“一喷多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至灌浆初期此期高温多雨极有利于多种病虫繁殖危害,尤其是玉米螟、棉铃虫等蛀食性害虫除危害雌穗、茎杆外,其造成的伤口又为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多雨时常造成穗腐,成为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将杀虫剂、杀菌剂、免疫诱抗剂或叶面肥等对症组合混用,利用高效施药器械,一次施药兼治穗期多种病虫,达到“一喷多效”。

5科学用药。准确量取药剂,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均匀混配。玉米中后期植株高大,施药器械宜选用植保无人机等适合高杆作物田的先进植保机械。无人机施药时,根据玉米种植密度、长势等调整飞行速度、喷雾流量和喷幅飞行高度距植株2米左右,亩施药液量宜在3升以上,施药时加入沉降剂等助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