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府谷:马铃薯早疫病发生动态及防控措施

府谷:马铃薯早疫病发生动态及防控措施

时间: 2024-07-23 15:5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马铃薯早疫病又称夏疫病,马铃薯轮纹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块茎。病初现褐黑色的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形成同心轮纹,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多为卵圆形或多角形 块茎很少发病,受侵薯皮略下凹,边缘清楚的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 病斑下的薯肉呈现褐色、干腐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第2年种薯发芽病原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

根据我中心近期在府谷镇赵石堡、院家峁、麻镇坪伦墩、海则庙高粱沟、清水长沟木瓜园山村等地马铃薯田进行调查,马铃薯早疫病平均病田率42.5%,平均病株率23.2%,最重田病株率68.5%,马铃薯品种间差异很大,青薯9号发病严重。随着雨季的来临马铃薯早疫病易侵染流行。为此,请各镇、农业园区加强监测调查,组织群众积极防治马铃薯早疫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脱毒马铃薯品种; 

2化学防控:多种农药可供选择,发病前用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雾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喷雾;发病中后期,选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用药时每亩加入 10%吡虫啉 20 克或菊酯类农药 20 毫升,兼治蚜虫、双斑长跗萤叶甲、二十八星瓢虫等害虫

3合理储运:收获后充分晾干再入窖,贮藏期间,保持通风干燥,温度以4℃为宜,及时清除病烂薯块

注意事项:

 施药时要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方法施用,确保用药安全。严禁施用限用、禁用的剧毒类农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