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台:玉米锈病的识别及防控技术

汉台:玉米锈病的识别及防控技术

时间: 2024-07-29 15:5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进入7月以来,连续多日降水,田间湿度大,玉米锈在部分玉米地发生尤其是地势低的田块发生更严重,锈病在严重的时还会影响玉米其他的部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所以及时做好玉米锈病的防治工作很有必要,下面介一下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危害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黄色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孢子,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形成黑色孢子,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更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发病条件

1、 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发病重。

2、土壤和种植。

(1)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小环境郁闭湿度大,有利于发病。

(2)品种的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一般叶色黄、叶少的品种发病重。

3、种植密度大,地势低洼,通风透光条件差的田块,有利于玉米锈病的发生。土壤严重板结,未及时中耕松土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的田块也有助于锈病的流行。与此同时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控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选择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2000倍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玉米收获后。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