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彬州:冬油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

彬州:冬油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

时间: 2025-03-20 09: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惊蛰过后,气温逐步攀升,我市油菜陆续迈入返青期,与此同时,病虫害也开始滋生蔓延、造成危害。近期,彬州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对全市油菜病虫害发生状况展开了全面普查,详细情况如下:油菜茎象甲病田率达 3%,平均百株虫量 0.3 头,最高田块百株虫量达 5 头;油菜跳甲病田率为 10%,平均百株虫量 4 头,最高田块百株虫量高达 45 头;油菜黄曲条跳甲病田率 2%,平均百株虫量 0.2 头,最高田块百株虫量 3 头。整体来看,虫口基数高于上年同期,发生程度与近年基本持平。

经普查发现,去年冬季降水较少、气温偏高,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早春油菜田虫害容易发生。而且,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病虫害的危害程度还会加剧。因此,当下必须扎实做好油菜病虫害防控工作,将病虫害遏制在初始阶段,保障油菜生长安全。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日常田间管理工作,强化中耕除草。彻底清除田间的十字花科杂草,以此减少害虫的寄生环境,从源头上杜绝和控制虫源,为油菜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生长。

关键时期精准防治:油菜返青起苔期(苔高 2 - 5cm)是防治油菜甲虫的关键阶段,当达到 5 头 / 百株的防治指标时,需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可选用的药剂有: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 - 4 克、48% 毒死蜱乳油 40 - 45ml、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00 倍液)等。

开花初期综合防治:在油菜开花初期,结合 “一促四防” 工作,喷施磷酸二氢钾,搭配 10%吡虫啉 25% 噻虫嗪、阿维菌素系列,以及 50%多菌灵 70%甲基硫菌灵。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防治菌核病蚜虫小菜蛾等病虫害,促进油菜后期的生长发育,保障油菜高产稳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