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县油菜生长正值始花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据洋县农技中心植保站田间调查,结合今年油菜品种布局及长期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油菜菌核病中度偏轻发生。
一、发生趋势
1、菌源量较常年相对偏少。据2024年夏粮后期病虫害调查,油菜菌核病平均病田率32.3%,平均病株率5.3%,平均病指2.33。另据冬前剥查残存茎秆,平均带菌株率均带菌株率5.2%,较常年减少1.28%,平均每亩残留菌核为0.63万粒,田间残留菌核分布量较常年偏小。
2、抗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我县主栽品种以邡油777、陕油28、汉油9号、秦油28号、秦油1618等抗病品种为主,抗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可明显减轻发病程度,但今年1月份低温造成部分油菜茎秆受冻破裂,有利于菌核病后期浸染。
3、气象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据长期气象预报,据省气象局预报,3-5 月份降水偏多 5~10%,气温偏高 0.5~1.0℃,有利于子囊盘的萌发及病菌初浸染。春季第一场≥20.0 毫米的透墒雨预计出现在 4 月中旬,有利于病害的中后期侵染。
二、防治措施
加强春季肥水管理,开沟排湿,在油菜始花期至盛花期结合开展“一促四防”,亩用50%速克灵(或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100克或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菌核病1-2次,在油菜盛花末期,摘除植株中下部老、黄、病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处理,降低来年菌源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