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柞水:油菜春季田间管理建议

柞水:油菜春季田间管理建议

时间: 2025-03-21 09:0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春季是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油菜蕾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加强油菜田间管理尤为重要。为促进油菜春发稳长,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争取多分枝、多结角、增粒、增重,减轻气候、病害对油菜生长的危害,要做到油菜分类管理,促弱转壮、清沟排水,降湿防渍、多措并举,抗冻减灾、综合施策,早防病虫,应充分利用近期降,墒情较好时机,抓好油菜春季田间管理。

一、分类管理控旺促弱

油菜蕾薹期是春发的关键时期,需肥量大,约占总量的一半左右。薹肥是促进油菜薹壮枝多,争取结角多的关键性追肥早施薹肥促春发对于长势较弱、生长较差的田块,要早施重施,当薹高5cm时,亩用人粪尿500—750kg+尿素4—5kg兑水浇施,或施尿素5—7kg,同时喷施芸苔素等生长调节剂,加快苗情转化;对苗势健壮、生长正常的田块,在薹高7—10cm时2月中旬施薹肥,亩用人粪尿500kg+碳酸氢铵10kg兑水浇施亩混合追施尿素56kg和氯化钾23kg;对苗势较旺的田块,可在薹高15cm以上时,亩施人粪尿250—500kg薹高超过30cm 的可亩施34kg钾肥防倒伏,不宜再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苗,以免造成药害。“秋冬双发”型油菜,此时应控制氮肥用量,少施或不施,防止后期倒伏。

二、清沟理墒防渍降湿

元月下旬到2月上旬若降雪,土壤底墒好雨水多坪地、水浇地、下湿地油菜已发生渍害,需尽快清沟理墒,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促进根系生长,减轻春季阴雨影响。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并每亩增施尿素46kg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50kg,弥补土壤流失的养分。

三、中耕培土增施钾肥

春季对油菜田块尽快进行中耕培土,提高地温,促根壮苗,抗倒防病。草害较重的田块可人工浅耕锄草,结合中耕,清除死苗、死叶和杂草,增强植株通风透光,减轻虫源,促进油菜健壮生长。增施钾肥,可以增强抗倒、抗寒、抗病能力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上旬亩用硫酸钾5—7kg,待叶面露水干后兑水浇施,每亩撒施草木灰150—200kg。

四、抗冻减灾,补喷硼

春季气温多变,注意预防低温冻害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磷酸二氢钾施用有机肥、行间覆盖秸秆等措施提升地温,促进油菜冬春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植株抗寒性,预防冻害。在低温雨雪天气过后,可及时撒施一次草木灰或对叶片喷洒一次清水。如果出现主薹和叶片大量受冻折损情况,需在晴天午后及时摘除冻伤残体,防止菌核病病原菌入侵。如果油菜植株大部分已经死亡,可改种速生蔬菜,尽量减少损失。预防“花而不实”油菜对硼素需求量高,缺硼素会造成“花而不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应增加优质硼肥的使用量。应抢在油菜蕾薹期至初花期,亩用硼砂15g,兑水30kg,进行茎叶喷施2次。喷施硼肥以蕾至初花期喷施效果最好。

五、补施花肥早防病虫

油菜是无限花序作物,边开花边结角,补施花肥可使油菜多开花,多结角,增粒增重。花肥一般采用叶面喷施,在开花前或初花期,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g兑水50kg选择晴天下午无风天气喷施;对长势比较差的,可在配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加入300—500g尿素混喷。

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老油菜更易招虫感病,必须提早做好防控。油菜蕾期的虫害主要是茎象甲,开花期到子实期的虫害主要是小菜蛾、蚜虫,角果期蚜虫危害大,病害主要是油菜菌核病。防治油菜茎象甲,要抓住越冬成虫出土活动交配的关键时期,在油菜苔高5—10cm时喷药防治,一般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或乐本斯乳油1000—1500倍液,亩喷药液30kg,7天一次,连喷2次。蚜虫用10%的吡虫啉1000倍液、小菜蛾用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亩喷药液30kg。预防油菜蕾期菌核病,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胺100g兑水50kg于晴天上午喷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