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我站对枣园街道、河庄坪镇的番茄定点监测点的调查发现,番茄灰霉病普遍发生且呈逐渐加重趋势,其中病株率78%、病叶率14%。白粉虱零星发生。目前正值番茄生长的盛果期,做好灰霉病的防治尤为重要,若不及时防治轻者损失10%-20%,重者可达50%左右。为了确保番茄安全生长,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一、发病条件与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的,在温度0~42℃之间均可成活,最适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需达到90%以上。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近期我区气候忽冷忽热温差大,棚温不好控制,为病菌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起病害发生。栽培管理:由于当前是盛果期密度过大、田间荫蔽、连续阴天、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导致病害发生。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枝、花序、幼果等,并带出棚室深埋或者烧毁。设施番茄开花结果期也要随时摘除残留的病花瓣,降低病菌基数。
(2)加强栽培管理:保证通风透光、控制浇水,或在过道及行间铺撒稻壳、碎秸秆等,降低棚内湿度;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病害:发病初期一般每亩次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100克、25%啶酰菌胺悬浮剂60—100毫升或80%水分散粒剂30—45克,兑水45—60千克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发病严重时,摘除病叶、病果、病茎后,采取以上药剂和办法交替防治2~3次。
虫害: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 - 30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00 - 2000倍液喷雾,对各龄期白粉虱都有良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