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临渭: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治

临渭: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治

时间: 2025-03-28 11:4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随着天气变暖,当前正值临渭区猕猴桃枝干溃疡高发期。

一、症状识别与发生条件

1.症状识别

1)枝干:春季树液流动期出现暗红色或锈褐色病斑,溢出乳白色或黄褐色菌脓,后期病部凹陷龟裂,严重时枝条枯死。

2)叶片:叶片出现不规则褐色斑点,边缘黄晕,后期穿孔。

3)花蕾与果实:花蕾褐变脱落,果实表面出现褐色凹陷斑。

2.发生条件

1)气候:低温高湿(早春3~5月、秋季9~11月)易爆发,霜冻、大风加重病情。

2)树势:树体衰弱、冻害、机械伤口多、氮肥过量时易感病。

3)传播途径:风雨、昆虫、修剪工具、带菌苗木远距离传播。

二、防治技术意见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清园控源、增强树势、药剂防护”的综合措施,有效降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风险。

1.农业防治

1)严格检疫

选用无病苗木,禁止从疫区引种,定植前用3%中生菌素或1%硫酸铜浸泡根系消毒。

2)清园与消毒

冬季彻底清园,剪除病枝、刮除病斑(深达木质部),集中焚烧;全园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修剪工具用75%酒精或10%次氯酸钠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抗病品种选择

优先种植抗病品种(如徐香、翠香等),避免高感品种(如海沃德、红阳)在重病区种植。

4)增强树势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避免枝条徒长;秋季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钙镁肥),提高抗冻抗病能力;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根系积水腐烂。

5)合理修剪与防冻

夏季轻剪,减少伤口;冬季修剪后对剪口涂抹愈合剂;冬季树干涂白(配方: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1份+水30份),预防冻害和病菌侵入。

2.化学防治

推广陕西省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两前两后”绿色防控技术“花前花后”即开花前10~15天(必须是花蕾现蕾以后)和落花后(落花70%)全树喷药2次防控花蕾、花梗腐和叶斑药剂可选用中生菌素或春雷霉素或梧宁霉素或春雷·噻唑锌,药应交替使用,剂量为正常推荐用量“采果后至落叶前”药液喷淋或涂刷主干及侧枝基部2次防控翌年枝干溃疡药剂可选用中生菌素或春雷霉素或梧宁霉素或春雷·噻唑锌,药应交替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剂量为正常推荐用量的10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