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期气温显著偏高,本次“倒春寒”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大、风力强,可能导致小麦、油菜、蔬菜、春茶、水果等在地作物受冻以及蔬菜大棚等农业设施损毁。为降低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小麦
1.待气温稳定回升,根据冻害等级与群体发育状况,结合降雨,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可配施磷肥,促进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同时,增施钾肥加强茎秆韧度,预防倒伏。
2.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促进中、小分蘖迅速生长和潜伏芽快发,保穗数、稳粒数。
3.受冻麦田植株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要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油菜
1.及时清沟排水,避免油菜冻害叠加涝害。
2.结合花期“一促四防”,喷施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等防冻剂、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抗逆性,减轻低温冻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3.在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喷施菌核净(咪鲜胺或氟唑菌酰羟胺)+吡蚜酮+速效硼肥+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液,促进恢复生长,防治油菜菌核病、蚜虫、防早衰、防高温逼熟,增加油菜抗性,促进油菜结荚,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
蔬菜
1.提前检查大棚骨架,加固松动处,拉紧压膜绳,修补棚膜破洞,老旧棚室增设临时立柱。
2.已移栽的大棚蔬菜,提前喷施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提高植株抗性;降温期间,紧闭棚膜,减少通风,还可覆盖草苫、小拱棚、二道棚膜等提高棚室保温性能,必要时可用加温块、热风机等快捷的加温方式及时补温。露地蔬菜可临时覆盖薄膜、无纺布或稻草等防冻。
3.寒潮、连阴雨天气棚室光照少、温度低、湿度大,尽量不浇水,如需浇水,可在天气放晴时使用养根的营养肥,配合杀菌剂,比如甲霜灵、恶霉灵、霜霉威等,进行滴灌。
4.天气转晴后,加强植株田间管理,白天温度较高时,及时通风,逐步打开通风口,发现植株叶片萎蔫立即回盖,待植株恢复后再逐步揭开,防止“闪苗”。倒伏的植株要及时立杆吊蔓。轻微冻害的植株,剪除受冻枝叶,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杀菌剂,促进新芽萌发。严重冻害植株及时拔除,并重新补种。
5.露地蔬菜要提前整地、铺地膜、打孔,做好备耕工作,待气温回升后,再进行移栽。
6.已成熟的蔬菜要及时采收。
春茶
1.高山茶区茶园如遇积雪,需及时清除,减轻冻害,中低山开采茶园可进行蓬面喷雾,调节茶园小气候,缓解温差影响。
2.及时排水,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气性,以利于茶树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3.合理灌水减少热量散失,保持土壤湿度有助于夜间土壤温度稳定。
4.对已造成冻害的茶树,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氨基寡糖素植物诱抗剂,提升茶树抗逆能力,促进茶芽萌发和新梢生长。
5.对于未受冻害的茶树,可适当进行整枝疏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
6.对于早发适采茶园抢收抢制,避免损失。
果树
1.对于幼果期、盛花期和现蕾期的果树,可采用补肥促壮措施,在低温霜冻出现前,全园喷施磷酸二氢钾、黄腐酸、氨基酸、壳聚糖或芸苔素内酯等抗冻剂,提高细胞活性,增强树体低温抵抗力,达到保花保果效果。
2.对于萌芽期的猕猴桃,将抹芽推迟到温度回升后进行,增加备用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枝条损失。
3.果树受冻后,应及时摘除残花,进行全园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
4.灾后果树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取地面追肥和树上喷施的方法补施复合肥、硅钙镁钾肥、土壤调理肥、腐植酸肥等,以利恢复树势,促进树体生长和幼果发育。要及时检查、刮治腐烂病疤,并喷布3%的多抗霉素800-1000倍液等药剂,防止病菌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