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近年在我省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危害损失逐年加重,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20%,重发田块减产30%以上,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向广大农户做以下技术宣传。
一、症状识别
小麦茎基腐病主要侵染麦秆茎基部,发病部位变褐腐烂,形成“酱油秆”,严重时根部腐烂,麦苗发黄死亡。湿度大时,茎节处可见到粉色霉层。抽穗后发病严重植株形成白穗,籽粒逐渐停止灌浆,籽粒瘪小。
二、防治技术
1、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丰产良种。
2、农业防治。播前深翻,深度25-30厘米,2-3年深翻一次,可以有效降低田间侵染菌源。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发病轻的地块,及时拔除白穗病株带出田外销毁。发病严重的麦田,轮作倒茬。
3、化学防治。播种前选用含有苯醚.咯.噻虫、胳菌腈.噻虫胺、三氟吡啶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等包衣或拌种。返青-拔节期,对小麦茎基部喷施丙硫菌唑.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吡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氰烯菌酯等药剂。
三、注意事项
1、对症用药,按照标签推荐用量,合理混配和交替使用。
2、合理轮作、秸秆离田,适期晚播、适当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