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地貌环境较为复杂、生态良好、作物栽培种类多、农田害鼠食源较丰富、鼠类繁殖速度快。害鼠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主要危害农户贮粮和播种后的农作物种子及根系,对粮食和经济作物都可造成不同程度、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据植保技术人员监测调查,农舍平均百夹次有鼠4只,鼢鼠每亩0.8只,最高1.3只,在我县农田以鼢鼠种群危害为主。由于农田鼠害以春秋两季危害最为猖獗,在我县塬区、沟壑、坡地、林地、草地危害极为普遍。因此每年春秋两季是农区集中统一灭鼠的最佳时机。广大农民朋友要根据各鼠类发生危害特性,选用不同的灭鼠方法,积极开展春季农区统一灭鼠活动,以有效控制农区鼠群密度,减小或降低危害程度,为农作物安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具体防治措施:
1.生物灭鼠法。鼠类天敌能有效遏制其种群繁殖,我县动物种群中的食肉动物——黄鼠狼、猫头鹰、蛇和驯养的家猫等,是鼠类的天敌,应加大保护力度、保持生态平衡,以有效控制农田鼠害的繁殖和为害。
2.人工机械捕打法。农户用弓箭、杠杆石架等进行捕捉,也是灭鼠的一种有效方法。
3.化学杀鼠剂防治法。为了确保人畜安全,推广使用溴敌隆、鼠得克、氟鼠灵等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操作方法——用一根探洞器寻找鼢鼠经常活动的洞穴,一般深度达15公分以上,挖孔投入拌好的溴敌隆毒饵4-5粒,封口。
4.应用毒饵站和毒饵盒新技术灭鼠。毒饵站用口径为5-6厘米的PVC管制成,毒饵盒用塑料压制而成。农田应沿田埂放置毒饵站,一般每亩放置一个毒饵站,站内毒饵的量根据害鼠的数量而定,一般放20-35克。农舍区放置毒饵盒,一般每户放置3个,猪圈内、屋檐下、农舍屋内各放一个,每盒放20克毒饵,投饵后隔半月再投放一次。该技术的优点。⑴安全,避免了非靶标动物的中毒事故发生;⑵高效,通过与传统裸投对比,毒饵站和毒饵盒的灭鼠效果高达83.1%;⑶经济,传统投放每公顷需要毒饵2500g,而毒饵站和毒饵盒只要900g;⑷环保,在常年大面积灭鼠中,每次投放的毒饵,除害鼠消耗的20-30%,其余毒饵残留在土壤中,对环境和水体造成了污染,而使用毒饵站和毒饵盒技术,不仅投饵量大大降低,而且毒饵可持续发挥作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农区灭鼠应遵循的原则:
害鼠的活动规律是一年中除冬季不多活动外,其余季节均有危害,尤其以春秋活动最盛。在一天中,以早、晚活动最盛。若遇小雨或阴天则全天活动,雨后地湿时活动危害最重,晴天和刮风天活动危害较轻。因此,一定要按照鼠害的活动规律常年坚持做好农区灭鼠。除冬季外,以春、秋两季坚持以村、组为单元组织农户统一时间、统一配置和统一投药,提高灭鼠效果,有效控制农区鼠群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