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俗称“打梢虫”。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心虫,以危害桃、梨为主,还可危害杏、李、樱桃、苹果等多种果树,以幼虫蛀食危害果树新梢和果实,导致顶梢枯萎、果实腐烂脱落,受害果实因腐烂或脱落导致产量大幅减少,严重时虫害可造成果园减产30%以上。
一、防治策略
针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需结合农业管理(清除落果、剪除受害枝梢)、生物防治(释放天敌如赤眼蜂)、理化诱杀(性诱剂、灯光诱捕)及化学药剂(幼虫孵化期喷施杀虫剂)等综合措施,以降低虫口密度。
二、信息素迷向丝防控梨小食心虫技术
自然界雌成虫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成虫沿着性信息素方向飞行,以寻找到雌成虫交配,繁衍下一代。信息素迷向丝防控梨小食心虫技术是一种利用仿生原理实施的干扰交配技术。通过在田间释放高浓度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掩盖雌成虫的气味,误导雄成虫定向找到雌成虫,降低其雌雄成虫交配率、下一代虫口密度及其危害。
三、技术原理
虫类在繁衍过程中,雌虫会释放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即性信息素,以此来吸引雄虫进行交配。迷向丝防控技术就是人工合成这种性信息素,并将其添加到迷向丝中。将迷向丝悬挂在田间、林地等环境后,它会持续、缓慢地释放性信息素,让整个区域布满这种气味信号,形成“信息干扰场”。雄虫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准确定位雌虫的性信息素信号和位置,从而干扰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交配通讯,使雌虫因无法成功交配而不能产卵,阻断交配,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迷向丝内含240毫克性信息素,可稳定释放100天以上,持续干扰成虫交配。
四、应用范围
在苹果、梨、桃等多种果园中,可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以梨园为例,通过悬挂迷向丝,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害虫的虫口密度,减少果实被侵害的几率,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五、实施步骤
1.使用时间。在果树开花盛期(清明节前一周)开始悬挂迷向丝,早熟品种一次防治即可,晚熟品种需防治2次。
2.悬挂方式。每棵树于树冠1/2处的枝丫处系1-2根迷向丝,每亩均匀布置40根,在风口或陡坡区域需增加密度。
3.配套措施。结合诱捕器监测虫情,及时调整迷向丝布局。及时清理落果和残枝,减少虫源。合理修剪果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虫害发生。
六、技术优势与注意事项
1.优势。无农药残留、环保安全,适用于绿色果园;操作简便,持效期长(6个月以上)。
2.注意事项。迷向丝需在成虫羽化前完成悬挂,避免错过最佳干扰期。强风或暴雨天气需检查迷向丝固定情况,确保信息素稳定释放。通过性信息素迷向为主、诱捕监测为辅,结合农业措施,形成高效、可持续的防治体系。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果园地形、虫害代际规律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