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泾阳:苹果黑星病识别及防控技术

泾阳:苹果黑星病识别及防控技术

时间: 2025-04-11 09:1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苹果黑星病作为苹果种植过程中极具威胁的病害,不仅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还对其品质造成极大损害,极大削弱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全面掌握苹果黑星病的识别方法与防控技术,是果园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病害识别

1. 叶片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会出现褪绿的黄色圆形病斑,形状大小不一。病斑边缘清晰或略显模糊。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表面会逐渐产生黑色霉层,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到后期,病叶常常卷曲、干枯,严重时甚至提前脱落。

2. 果实症状

幼果染病后,表面会出现淡黄绿色圆形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表面产生黑色霉层。随着果实生长,病部因发育受阻而形成畸形,表面龟裂,严重时果实会早期脱落。成熟果实发病,病斑多为黑色,近圆形,病部硬化,凹陷,表面也有黑色霉层,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二、发病规律

1.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和病果上越冬。次年春季,当气温回升,湿度适宜时,越冬菌丝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新的叶片和果实。病菌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为10 - 14天。在生长季节,病原菌可多次重复侵染,导致病害迅速蔓延。

2. 发病条件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多雨、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当春季气温在10 - 2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原菌极易侵染发病。此外,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树冠郁闭、树势衰弱等因素,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防控技术

1. 农业防控

清洁果园:冬季彻底清扫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和病枝,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基数。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果园处理,防止病原菌再次侵染。

合理修剪:通过合理修剪,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同时,注意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苹果品种进行种植,如富士系的一些抗病品种。在新建果园时,要充分考虑品种的抗病特性,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2 .化学防控

休眠期防治:在苹果树休眠期,喷施3 - 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原菌,减少初侵染源。

生长季防治:黑星病全年都会侵染,降雨前后及时药是防治黑星病关键。苹果花蕾陆续露红,花蕾露红期是苹果黑星病防治关键时期。缩短花露红清园和花后第一次药间隔时间,是防治黑星病早期侵染的关键全园喷施20%氟唑菌酰羟胺悬乳剂或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压低菌源,尽可能防止病害发生。

3. 生物防控

有益微生物利用: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例如,木霉菌、芽孢杆菌等对苹果黑星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可将这些有益微生物制成菌剂,在果园中进行喷施或灌根,以降低病原菌的数量。

植物源农药应用:使用一些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对苹果黑星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这些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

总之,苹果黑星病的防控需要综合运用农业、化学和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准确识别病害症状,掌握发病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和危害,保障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为果农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