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眉县:穗期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要点

眉县:穗期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要点

时间: 2025-04-16 17:0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绝收。小麦感染赤霉病后,带病麦粒含有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

一、赤霉病危害特点

小麦赤霉病多发生在抽穗扬花期多雨潮湿地区,主要为花期侵染,一般小麦扬花期若遇到3天以上连续阴雨天气赤霉病会大爆发。穗部危害症状于小麦扬花期后出现,患病小穗发黄枯死,引起穗枯(白穗),发病后期,在病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出现砖红色胶质霉层。

二、药剂防冶

(一)防治适期最佳施药时间抽穗扬花期,一般施药应在雨前进行,如施药关键时期遇雨,应于雨停间隙用药。

(二)药剂选择

可选用肟菌·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己唑醇、氰烯·戊唑醇、唑醚·氟环唑药剂进行防治。

三、注意事项

用无人机喷雾式每亩地用水量不少于2.5L,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时每亩地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植保无人机防治时要加上沉降剂,喷药时要使药剂均匀喷洒到穗部,感病品种、重发区需间隔5-7天再喷一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