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陇县:大蒜叶枯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陇县:大蒜叶枯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时间: 2025-04-21 14:3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病叶枯死、植株早衰、蒜头减产、蒜苔霉烂,直接影响产量。

危害症状:叶片染病后,初期呈花白色小圆点,并多从叶尖开始。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状,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产生,并由灰白色转变为灰褐色。病害严重时,全叶枯死,且病害会向茎部蔓延,由植株下部向上扩展。花梗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易从病部折断,后期病部会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不能抽薹。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的越冬数量。

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充足、透水性强的地块栽培大蒜。精细整地,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轮作倒茬:大蒜田尽量不要连作或与葱类作物混作,提倡与小麦、玉米、豆类或瓜类蔬菜进行轮作,以破坏病原菌的生存环境,减少菌源积累。

二、化学防治。

田间发病初期,可选用唑醚·代森联、咪鲜胺、肟菌·戊唑醇等药剂,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