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洛南: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洛南: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时间: 2025-04-23 14:4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当前我县小麦已进入拔节期,依据近期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气象预报和品种抗性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县小麦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1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左右赤霉病:预计轻度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左右白粉病: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左右小麦穗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左右;红蜘蛛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左右。

预报依据

1、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小麦红蜘蛛发生面积2.5万亩,虫田率25%,平均单尺单行虫量32头,最高单尺单行虫量96头。小麦蚜虫发生面积1.8万亩,田率18%,平均百株蚜量29头,最高百株蚜量82头。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目前未发生。

2、气象条件

去年小麦播种后降雨量与历年同期相比略偏多,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1成,对小麦分蘖生长较为有利,小麦群体密度普遍较大,对各类病虫害发生较为有利;开春后干旱少雨小麦红蜘蛛和蚜虫发生较为普遍;据洛南气象预报5月份降水量50-80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属正常,4月底至5月初我县有阴雨天气,平均气温略偏高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发生扩散较为有利。

3、品种抗性

今年我县小麦主栽品种有伟隆169示范种植西农979。这两个品种抗逆性极强,均属于中抗条锈病品种对条锈病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伟隆169较感叶锈,叶锈在后期会有一定程度发生。

防治方法

现阶段正是我县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要结合当地病虫发生实际,抢抓晴好天气适时组织大面积普防。小麦条锈病田间病叶率达到0.5%-1%,立即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重发田在施药7-10天后开展第二次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要把握扬花期防治关键期,密切关注该时期的降雨情况,药剂可选用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等。当麦穗蚜百穗蚜量达500头以上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啶虫脒、苦参碱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参照指导用量防治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穗蚜混合发生时可选择杀菌剂、杀虫剂、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微肥混合实施小麦穗期“一喷三防”技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