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子长:切实做好春播期间地下害虫防治工作

子长:切实做好春播期间地下害虫防治工作

时间: 2025-04-27 12:3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当前正值我市玉米、蔬菜等主要农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此时,也是地下害虫的活跃危害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对春播作物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切实保障作物出苗率与生长质量,请各镇(街道)高度重视,指导农户科学防治,广大种植户要密切关注田间虫情,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确保春播作物顺利生长。

一、发生情况

1.发生程度:根据越冬基数及近期全市8个乡镇、3个街道的田间调查结果,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虫口密度较去年同期上升3%-5%。其中,蛴螬平均每平方米虫口数达2-4头,金针虫1-2头,蝼蛄0.5-1头,地老虎幼虫0.3-0.8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迎来幼虫孵化危害盛期,对春播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威胁最大。

2.发生区域:预计全市地下害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约占春播总面积的57.3%。重点发生区域集中在安定镇、马家砭镇等往年虫口基数较高地块,以及土壤肥沃、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

二、危害特征

1.蛴螬:幼虫取食作物种子、咬断幼苗根茎,造成幼苗枯黄萎蔫,断口整齐平滑,易引发缺苗断垄。

2.金针虫:蛀食种子胚乳和幼苗根系,导致种子不能发芽或幼苗生长不良,被害幼苗茎基部常呈丝状断裂。

3.蝼蛄:成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在表土层活动开掘隧道,使幼苗根系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干枯死亡。

4.地老虎:低龄幼虫取食嫩叶形成孔洞,3龄后幼虫夜间咬断近地面的幼苗茎部,断苗处呈明显的切口,常将断苗拖至洞口取食。

三、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 轮作倒茬:推行玉米与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打破害虫生存环境,降低虫口密度。

2. 科学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增强作物抗虫能力。

(二)物理防治

糖醋液诱杀:按糖∶醋∶酒∶水=3∶4∶1∶2的比例配制糖醋液,加入少量敌百虫晶体,诱杀地老虎成虫。

(三)生物防治

1. 释放天敌:在虫害较轻地块,每亩释放绿僵菌颗粒剂2-3公斤或白僵菌粉1-2公斤,利用微生物制剂寄生杀灭地下害虫。

2. 施用生物农药:播种前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在幼虫发生初期,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800-1000倍液灌根。

(四)化学防治

1. 种子处理:选用含吡虫啉、噻虫嗪成分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药种比按产品说明);未包衣种子,可用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堆闷4-6小时后播种。

2. 土壤处理: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或5%毒死蜱颗粒剂1.5-2公斤,与20-30公斤细土混匀,撒施后翻耕入土。

3. 药剂灌根:对已发生虫害的田块,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每株灌药液200-300毫升。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农药中毒。

2. 农药包装废弃物应集中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3.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大风、降雨天气停止施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需补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