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榆阳:旋幽夜蛾成虫发生及防治

榆阳:旋幽夜蛾成虫发生及防治

时间: 2025-05-08 16:4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一、旋幽夜蛾生物学特性

旋幽夜蛾,又名旋岐夜蛾,三叶草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能远距离迁飞,幼虫具有多食性、暴发性和迁移危害性的特点,危害甜菜、亚麻、油菜、马铃薯、玉米、向日葵、大豆、小麦、玉米、谷子等8科20多种作物及灰菜、田旋花、车前草等27种杂草。幼虫分为6个龄期,体色随虫龄以及食性不同而有较大变异,有绿色、黄绿色、褐绿色和褐色等颜色。低龄幼虫取食叶片背面叶肉,叶片表皮呈窗膜状,2~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成缺刻,4龄后白天入土潜伏,夜晚取食,5龄进入暴食期,可将整叶吃光,仅剩叶柄与叶脉。

二、成虫诱蛾量

榆阳区农技中心测报工作人员于5月6日,在病虫害观察场调查发现,高空测报灯下旋幽夜蛾成虫诱蛾量较大,4月28日至5月6日共诱到旋幽夜蛾成虫1240头,截止目前高空灯下共诱到旋幽夜蛾成虫1447头,始见日为4月15日,较2024年(4月8日)晚7天,较2024年同期蛾量(70头)增加1967%。

三、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榆林市气象中心预测综合分析,近期内我区气温偏高,并伴有降水天气,气象条件对成虫沉降、产卵及存活无明显不利因素。田间灰菜等杂草多的局部地块有利旋幽夜蛾发生危害。预计6月上中旬玉米苗期,一代幼虫进入发生盛期。请各乡镇技术指导单位和广大农民朋友提高警惕,加强田间落卵、为害情况调查,尤其杂草多的田块及周边地区,适时进行防治技术指导,避免出现集中危害。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清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体和落卵叶片,减少幼虫栖息地;秋冬季节深翻土壤,破坏越冬蛹的生存环境;与非寄主作物(如水稻、小麦)轮作,减少虫源积累。

2.物理防治:使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波长365nm左右),每亩1盏,诱杀成虫;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如斜纹夜蛾专用诱芯),每亩3-5个,干扰交配;黄色粘虫板可诱杀部分成虫(对成虫有一定效果)降低危害率。

3.化学防治: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和1~2龄幼虫盛期,可以选用甲维盐(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10%除虫脲悬浮剂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叶面喷洒。施药要细致全面,施药时间应在傍晚或清晨进行。注意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