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旬阳:水稻二化螟迷向技术简介

旬阳:水稻二化螟迷向技术简介

时间: 2025-05-19 09:4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俗称“钻心虫”,其幼虫通过蛀食水稻茎秆造成枯鞘、枯心、白穗等害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传统化学防治存在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水稻二化螟迷向技术是利用昆虫信息素干扰原理,通过在田间均匀悬挂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的缓释载体(迷向袋或迷向丝或诱芯等),持续释放人工合成的雌虫性信息素,干扰雄蛾定位雌蛾的能力,减少交配、降低后代虫口密度,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是一种绿色防控措施,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使用时间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开始悬挂效果最佳,根据我市水稻生产实际,建议从5月上旬开始在水稻秧苗田悬挂迷向袋,以减少秧苗的二化螟落卵量,水稻移栽大田后继续在大田及时悬挂迷向袋,直至水稻蜡熟期。

(二)悬挂密度:选择地势平坦、水稻长势一致、面积在3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种植区域,按照亩地安插两根诱捕器支撑杆,每根支撑杆上固定3个二化螟迷向袋(如下图所示),即每亩稻田悬挂6个二化螟信息素迷向袋的密度,将支撑杆呈对角线或棋盘式布置,两根支撑杆间距18米左右

图示:1根诱捕器支撑杆固定3个迷向袋

(三)安装高度:迷向袋的安装高度应距地面1-1.2米高于水稻顶部10-15厘米,避免叶片遮挡,确保信息素扩散均匀

图示:迷向袋安装高度应高于水稻顶部10-15厘米

  (四)注意事项:

1、应用时应确保连片面积不小于30亩,避免零散使用导致防效降低。

2、安装时避免雨天或大风天,防止迷向受潮或脱落。储存时需避光防潮,保持信息素缓释稳定性。

3、每月巡查田块,及时补挂脱落或失效的迷向

4、注意监测田间虫口基数变化,在重发年份需配合应急防控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