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绵蚜堪称让果农谈之色变的“隐形杀手”。这种身披白色蜡质絮状物的微小害虫,正以惊人的破坏力蚕食着果园的生机。全面了解其危害特性,精准实施科学防治,是守护苹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之战。
一、苹果绵蚜的危害
(一)直接伤害树体
苹果绵蚜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苹果树枝干、根部及果实的汁液 。受害枝干初期会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瘤状突起,这些突起随着绵蚜的侵害逐渐增大、开裂,严重破坏树体的输导组织,阻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运输。根部受害后,根系发育受阻,吸收能力下降,导致树势衰弱,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当果实受到绵蚜侵害时,表面会出现畸形、凹陷,甚至产生锈斑,极大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二)传播病毒
苹果绵蚜在取食过程中,还可能携带并传播多种病毒,这些病毒会进一步加剧果树的病害症状,使果树生长缓慢、叶片黄化、果实品质变差,严重时甚至导致整株果树死亡。而且,被病毒感染的果树一旦发病,治疗难度大,经济损失严重。
(三)诱发其他病害
绵蚜在刺吸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蜜露,这些蜜露附着在枝干和叶片表面,为煤污病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煤污病发生后,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果树的有机物质合成,进一步削弱树势。同时,蜜露还会吸引蚂蚁等昆虫,蚂蚁会保护绵蚜,干扰正常的防治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二、苹果绵蚜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 加强检疫:严禁从苹果绵蚜发生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实等。对调运的相关物品要严格进行检疫检验,仔细检查芽接处、嫩梢茎部、嫩芽、叶腋、伤口愈合处、粗皮裂缝、果实的梗洼及萼洼等部位,确保无绵蚜携带后再种植。
2. 清洁果园:冬春季及时刮翘皮、挖伤疤、剪虫枝、刷枝干、清扫果园,尽可能消灭越冬若蚜。将刮下的树皮、剪下的虫枝以及清扫的落叶等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
3. 合理修剪:通过合理的修剪,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虫能力。及时剪除有绵蚜危害的枝条,并带出果园进行销毁,防止绵蚜的扩散蔓延。
4. 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果树的营养水平和抗病虫能力。合理灌溉,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为果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物理防治
1.保护自然天敌:在果园中保留一些杂草或种植一些蜜源植物,为草蛉、瓢虫、食蚜蝇、日光蜂等苹果绵蚜的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期使用广谱性杀虫剂。
2. 黄板诱杀:利用苹果绵蚜对黄色的趋性,在果园内悬挂黄色诱虫板。诱虫板应悬挂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高度略高于果树,每亩悬挂20 - 30块,定期更换诱满虫的黄板,可有效诱杀有翅绵蚜,减少绵蚜的传播扩散。
3. 人工捕杀:在绵蚜发生初期,组织人力直接用刷子或湿布抹杀枝干上的绵蚜,尤其是对一些发生面积较小、虫口密度较低的果园,人工捕杀能快速降低虫口数量。对于根部绵蚜,可在翻耕土壤时进行人工捕捉。
(三)生物防治
1. 保护和利用天敌:苹果绵蚜的天敌种类较多,如七星瓢虫、食蚜蝇等。在果园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广谱性杀虫剂的使用,避免伤害天敌昆虫。可以通过种植蜜源植物,为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殖场所,增加天敌数量,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2. 释放天敌昆虫:在绵蚜发生严重的果园,可人工释放天敌昆虫。例如,在绵蚜发生初期,按一定比例释放日光蜂,每亩释放量为1000 - 2000头,可有效控制绵蚜的种群数量。
(四)化学防治
1. 休眠期防治:在果树休眠期,喷施3 - 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 - 30倍液,对枝干、地面进行全面喷雾,可有效杀灭越冬的绵蚜卵和若虫,降低来年虫口基数。
2. 生长期防治:在绵蚜发生高峰期,可选用针对性强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 - 7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 3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 - 1500倍液等。喷雾时要均匀周到,重点喷施绵蚜聚集的部位,每隔7 - 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 - 3次。同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绵蚜产生抗药性。
防治苹果绵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农业、物理、生物到化学防治,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果农要时刻关注果园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才能有效控制苹果绵蚜的危害,保障果园的健康与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