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临渭:玉米田甜菜夜蛾防治技术意见

临渭:玉米田甜菜夜蛾防治技术意见

时间: 2025-07-01 09:5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甜菜夜蛾是临渭区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气候温暖、干旱的季节易暴发成灾。甜菜夜蛾通过直接啃食玉米的叶片、茎秆、雄穗和雌穗,破坏植株结构、阻碍光合作用、干扰授粉、降低籽粒品质和产量其危害具有隐蔽性、暴食性和世代重叠的特点,穗期(尤其是雌穗)受害造成的损失最大

防治技术意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结合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注重关键时期防控,最大限度减少产量损失。

1.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或玉米播种前,及时清除田间及地头、地边的杂草、残株败叶,减少越冬虫源和中间寄主。

2深耕深翻播前进行深耕深翻,破坏蛹的越冬场所,减少虫源基数。

3合理布局尽量避免玉米与豆类、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等甜菜夜蛾喜食作物)邻作或套作,切断其食物链转移途径。

4水肥管理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溉,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逆性。健壮的植株受害相对较轻,恢复能力也更强。

2.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盛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尤其在成虫迁入高峰期),每3050亩设置一盏,可有效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注意安装高度和位置。

2性诱剂诱杀(迷向或大量诱捕):①大量诱捕使用高密度性诱捕器(如每亩35个或更高密度)直接诱杀雄蛾,降低交配率②干扰交配(迷向)在连片大面积玉米田,可使用高浓度性信息素散发器(迷向丝/管),使雄蛾难以找到雌蛾,干扰正常交配,降低下一代虫口基数。需大面积统一应用效果更佳。

3.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天敌玉米田存在多种甜菜夜蛾的天敌,如草蛉、瓢虫、蜘蛛、捕食性蝽类、寄生蜂(赤眼蜂、绒茧蜂等)、寄生蝇、病原微生物(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减少广谱杀虫剂的使用,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

2人工释放天敌:在甜菜夜蛾产卵始盛期和高峰期,人工释放赤眼蜂(如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使其寄生甜菜夜蛾卵块。每亩设置多个释放点,根据虫情确定释放量和次数。

3使用生物制剂:①苏云金杆菌对低龄幼虫效果好。选择Bt制剂,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喷施。注意避开强光和高温时段,喷匀喷透②病毒制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甜菜夜蛾幼虫有专一性致病力,在低龄幼虫期使用效果较好,持效期较长,且对环境友好。

4.化学防治

当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如百株幼虫量超过10头,或心叶被害率达到510%),且低龄幼虫比例高时,应及时开展化学防治。

1防治关键时期卵孵化盛期至3龄幼虫分散前(最佳是12龄幼虫期)。此时幼虫抗药性弱,群集危害,防治效果好。

2药剂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及其复配剂       

3)注意事项

①关注高龄幼虫如果前期防治不力,高龄幼虫已钻入心叶或叶鞘内,可选择内吸性强或对高龄幼虫效果好的药剂(如甲维盐、虫螨腈、茚虫威等),并加大用水量确保药液渗透。

②关注天气与虫情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甜菜夜蛾暴发,需加强监测。降雨频繁可能冲刷药液,需关注天气适时补防。

③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甜菜夜蛾幼虫活动取食高峰期)施药,避开中午高温强光时段(降低药效,增加药害风险)。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施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