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榆阳:注意防治二代粘虫

榆阳:注意防治二代粘虫

时间: 2025-07-02 15:4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螳蝗、行军虫、夜盗虫、五色虫、剃枝虫。可为害谷子、玉米、高粱等百余种植物,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咬食成缺刻,大发生时能将叶片啃食干净,仅留叶脉,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一、粘虫的识别

幼虫: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蛹红褐色。成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前翅有两个土黄色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

二、粘虫危害

玉米粘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一般地势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

三、预报依据

经我中心工作人员于7月1-2日在红石桥闹牛海则村、病虫害观察场、金鸡滩镇海流滩村、小纪汗镇黄土梁村调查,发现粘虫在玉米田、上有零星危害,平均受害率为0.11%,最高可达 0.25%。因粘虫具有集中暴发危害特点,望各乡镇技术指导单位、种植大户、广大农民朋友提高警惕,加强田间调查,一旦发现粘虫为害,计算百株虫口,玉米田达到30头/百株,谷田达20头/百株时,及时指导组织防治。

四、防治建议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杂草,破坏粘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源。

2、人工捕杀:田间发现被害株(叶片缺刻,有粪便),早晚人工捕杀幼虫。

3、化学防治:1)叶面喷雾亩4.5%高效氯氰菊酯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或选择速效性杀虫剂喷洒,例如功夫菊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最好不要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抑食肼等缓效性杀虫剂。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喷药部位尽量施药在玉米心叶。粘虫有受惊落地的习性,要注意喷洒地表。还要喷洒地边路旁的杂草。2)撒施毒土、亩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克适量加水,拌沙土40-50公斤撒于玉米心叶内,既可保护天敌,又可兼防玉米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