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27万亩夏玉米正处于3—5叶展开期,是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6月下旬我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在全市范围开展夏玉米田杂草种类、密度调查。累计调查9个乡镇、27个行政村、81块田,405个调查点位。结果显示:全市草田率100%,亩均杂草14.5万株,最重33.1万株。禾本科杂草占比86%,阔叶杂草占14%。共发现14科26种杂草,其中禾本科杂草主要为自生麦苗、马唐、狗尾草;阔叶杂草主要为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打碗花和灰绿藜等。杂草发生密度比2015年亩均7.3万株、2022年亩均8.5万株均有所增加,田间优势杂草群落基本相当,但杂草种类增多,路边、渠边杂草开始侵入农田危害。
防控措施:
1、农业措施:轮作倒茬、秸秆覆盖、深耕土壤等措施减少萌发。
2、化学防控: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药。禾本科杂草为主,可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等;阔叶草为主田块,可选用莠去津、苯唑草酮等;混发田块,选用复配制剂,兼顾防效。对于化学防控后残留的大龄杂草人工拔除,不可重复施药,以免给下茬作物带来残留药害。
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夏玉米田草情、草相、危害程度等指标,以后我们将持续调查监测杂草工作,为当地建立杂草档案,了解杂草种群演替规律,指导科学防治,以及为农业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