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汉台:夏秋季阴雨期间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注意事项

汉台:夏秋季阴雨期间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注意事项

时间: 2025-07-10 16:4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季阴雨多,喷施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需重点解决药液易被雨水冲刷、药效发挥受阻、施药效率低等问题,核心在于 、抓时机、用对方法

一、正确选择药剂

阴雨天气施药,优先选择抗雨水冲刷是关键药剂的附性、耐雨水冲刷能力、速效性是核心指标,需科学选择药剂。

1、药剂剂型选择:优先选用 耐冲刷、附着强类型乳油、微乳剂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等。避免使用遇水易溶解流失、粘附性差粉剂、可湿性粉剂,以及阴雨弱光下挥发更快,药效下降挥发性强的药剂

2、药剂特性选择:应选择内吸 + 保护兼有、速效与持效内吸性药剂能被水稻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如三环唑防治稻瘟病、噻虫嗪防治稻飞虱),即使被雨水冲刷,已吸收的药剂仍能发挥作用,适合阴雨前或雨中短暂间隙喷施。

3保护性药剂:选择预防保护性药剂,需在雨前喷施,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如代森锰锌、嘧菌酯),阻止病菌侵入,若雨后喷施需按施药上限用量(弥补冲刷损失)。

4添加助剂:每亩加入用水量的0.01-0.1%不同农药用途,加入助剂量不同)的助剂。农用有机硅或植物油助剂,增强药液在潮湿叶片上的扩散性和附力,减少雨水冲刷(可提高耐雨水冲刷能力 30% 以上)。

二、抓住空窗期高效施药。

阴雨天气施药的核心是 雨停间隙喷药,避开降雨高峰

1、雨前预防抢在降雨前 1-2 天施药喷施保护性药剂(如三环唑嘧菌酯防治病害,在叶片表面形成药膜,降雨时可减少病菌侵入。若预报 6 小时内有大雨,暂不施药,避免药剂被直接冲刷流失。抓住停雨间歇期施药雨停 2 小时以上,叶片无明显水珠时立即施药,此时植株表面湿度仍较高,药剂易扩散吸收。

2、避开高温施药阴雨天若伴随高温(≥30℃),选择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施药,避免药剂快速蒸发或高温导致药害;防治稻纵卷叶螟等夜间活动害虫时,傍晚施药可提高幼虫接触药剂的概率。

3短期无雨间隙施药。通过天气预报,选择未来 2-4 小时无雨的时段(如小雨转阴天、阵雨间隙),此时叶片表面水分部分蒸发,药液能更好附着;若遇连续阴雨,可在毛毛雨或零星降雨时施药(小雨能帮助药液扩散到稻株下部,如叶鞘、基部,增强对纹枯病、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三、优化施药器械和方法

1把握施药时机病害需 提前预防如稻瘟病在抽穗期遇阴雨,需在雨前 24 小时喷施保护性药剂(如三环唑嘧菌酯);虫害需 抓关键期苞虫三代卵孵化高峰期至 1-2 龄幼虫期施药,稻飞虱在百丛虫量达 1000 头时施药。

2优化施药方法喷雾时 打透打匀针对纹枯病和稻飞虱,需将喷头对准稻株中下部(叶鞘、基部),确保药液覆盖靶标部位;每亩用水量不少于 30 公斤(常规喷雾器),提高药液在潮湿叶片上的沉积量。

3优先选择 高穿透性喷雾器械,突破叶片郁闭层阴雨期水稻多处于孕穗至抽穗期,叶片相互遮挡严重,普通器械的雾滴难以到达中下部(纹枯病、稻飞虱的核心危害区),推荐使用电动背负式弥雾机或植保无人机低空喷雾(飞行高度距稻株顶 1-2 米),通过下压气流将雾滴 压入株间,积水田块的作业效率比地面器械快 5-10倍。

4合理混用与轮换病害与虫害混发时,可将杀菌剂与杀虫剂混用(如嘧菌酯 + 氯虫苯甲酰胺),减少施药次数;同一种药剂在水稻连续使用不超过2次,避免抗药性(如稻管蓟马对吡虫啉已普遍抗药,需换用吡蚜酮噻虫嗪等)。

、注意事项

1监测预警及时。阴雨天气病虫害发展快,需加强巡查,重点查看稻株下部(纹枯病、飞虱)、叶片(瘟病、稻苞虫)和穗部(穗颈稻瘟病和稻曲病须预防),发现中心病株或虫情达标时立即防治。

2、做好安全防护阴雨天气田间湿滑,施药时穿防滑胶鞋,避免农药接触皮肤;施药后及时清洗器械和身体,剩余药液妥善保管(防雨水冲刷污染水体)。

3、避开敏感时期水稻扬花期若遇阴雨,施药需避开上午 9-11 时(开花期),以防药剂影响授粉;孕穗期慎用高毒农药,避免药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