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洋县:水稻稻飞虱发生防治技术

洋县:水稻稻飞虱发生防治技术

时间: 2025-07-10 16:5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稻飞虱俗称蠓虫、油虫等,属同翅目、飞虱科。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繁殖快,来势猛,易暴发成灾,对水稻产量威胁大。为害水稻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其成虫、若虫多集中于稻株基部茎杆和叶背吸食汁液,并且由于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组织,更加剧了为害。水稻分蘖期被害,叶片发黄,严重时稻茎下部变黑褐色,甚至全株枯萎;孕穗、抽穗期被害,稻茎下部变黑,常引起烂秆、倒伏;乳熟末期被害,叶色灰绿,植株倾斜,可使整株灰枯、倒伏而死,常造成枯孕穗,半枯穗和枯穗。该虫开始多在田的中间点片发生,形成枯萎团,然后迅速扩散蔓延。

一、发生条件

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期至乳熟期,雨后高温,有利其发生。温度22~28℃,相对湿度80~85%,最适宜稻飞虱发生危害。稻田低湿、生长茂盛、贪青晚熟的田块受害严重。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虫品种。灰飞虱在汉中盆地可以越冬,冬春季清除田埂、渠岸的杂草,消灭越冬虫源,减低越冬基数;适时排水晒田,注意肥水管理,防止贪青诱集产卵加重为害。

2、药剂防治

1)对重发田块亩用40%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50公斤对整株水稻均匀喷雾。

2)对无水田块亩用50%敌敌畏乳油250~300毫升拌潮土25~30公斤堆闷3~5小时后撒施。

三、注意事项

1、田间用药时间以早上10时前、下午5时后为主,此时为稻飞虱活动盛期。

2、喷药时药液量充足,每亩用液量不低于45公斤,保证植株中下部淋到药液,保持浅水层2~3天,有利于杀灭落入水中害虫。

3、施药时要集中统防,避免其迁飞降低防效。

4、注意用药安全,施药时戴好口罩、手套,以免人员中毒,收获前7天应停止用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