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洋县: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防治技术

洋县: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防治技术

时间: 2025-07-14 16:1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一、为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为害水稻叶片,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白色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纵卷叶片成圆筒状单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叶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全田枯白。以孕、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功能叶受害光合作用减弱,影响开花结实,增加空壳率,千粒重下降。一般可造成减产23成,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防治不力,将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二、虫体特征

成虫全身正面黄褐色,腹面黄白色。卵椭圆形。低龄幼虫绿色,后转黄绿色,老熟幼虫棕红色。蛹褐色,长圆筒形。

三、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属螟蛾科迁飞性害虫,在汉中盆地不能越冬,具有偶发性,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第二、三代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成虫有趋光性、趋绿、栖息趋荫蔽性、产卵趋嫩性和群集习性,日伏夜出,夜间产卵。卵多产于水稻上部13片嫩绿新叶上,以剑叶下一叶产卵量最多。幼虫共5龄,以35龄为害为主。          

四、发生条件

发生程度主要与温度、湿度以及栽培措施有关。气温25℃左右,相对湿度80%上最适宜发育和繁殖,水稻孕穗抽穗期连续降雨或田间湿度大时,成虫产卵增加,卵孵化率高,易引起大发生。

五、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采用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并结合农业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治措施。

1、化学药剂防治

主要防治第23代的12龄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防治的关键时期。亩用45%毒死蜱乳油6080毫升或1.8%阿微菌素乳油1520克或150/升茚虫威乳油20毫升或4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8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雾,严重田块每隔57天连防23次。

2、农业防治措施

要提倡健身栽培,适时插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避免贪青晚熟、田间湿度过大诱发病虫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