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汉中: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要点

汉中: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要点

时间: 2025-07-16 14:5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水稻纹枯病又名“烂脚病”、“花秆瘟”,是一种高温高湿性病害。该病在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汉中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至抽穗期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高峰期,而乳熟期后病势开始下降。

1、症状:发病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暗绿色斑点,随后扩大呈云纹形或椭圆形,中部暗绿色至灰白色,边缘为暗褐色。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相连形成的大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网状菌丝,菌丝汇聚后形成深褐色菌核,易脱落,造成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叶片枯黄、谷粒褐色秕粒多,甚至颗粒无收。

2、防治指标:分蘖末期或孕穗期丛发病率达20%破口抽穗初期可结合“两防一喷”保穗。

3、防治措施:

清除残茬、杂草、打捞菌核,减少初侵染菌源。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做好“两增一控”技术落实,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防治药剂:可选用氟环唑、己唑醇、咪铜·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常规喷雾亩用液量50-60公斤,无人机飞防亩用液量2-3公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