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暴食为害重,防控难度大的特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要的迁飞性害虫,是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是玉米等作物上的重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绝收。
一、田间监测调查发生情况
2025年7月16日在我县渔渡镇九家榜村和长岭镇九阵坝村的玉米地发现草地贪夜蛾。发生田块为夏播玉米,生育期5-7叶期,共发现幼虫危害田2块共1.5亩,发生田块平均被害株率1.4%,最高被害株率3.4%,平均百株虫量1.5头,最高百株虫量3.5头,虫龄2-5龄。始见期较上年7月15日晚1天。
二、气象预报
7月中下旬,我县将出现多次持续性降雨,气候条件对草地贪夜蛾成虫沉降较为有利。请各镇(办)高度重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人员开展玉米地监测普查,重点以河道沿岸为主,及早发现,及时防治,抓早、抓小,将草地贪夜蛾扑灭在迁入初期和低龄幼虫阶段,确保该虫在我县不成灾、不迭代。
三、防控技术
1.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2.防治指标: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喷雾防治,未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进行点杀点治。
3.应急防治推荐用药:可选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15ml/亩,或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20ml/亩,或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ml/亩,或10%虫螨腈悬浮剂30-50m1/亩,兑水45kg全株喷雾防治,同时兼治玉米粘虫、玉米螟等害虫。
注意事项:农药使用后,农药包装废弃物不要随意丢弃,彻底清洗三次后须交回至原购买的农药经营门店或者村委会设置的回收点,以免造成环境污染。